12/30/2011

敲梦痴言:秋思


敲梦痴言_徐持庆


秋思这是作者在2011年12月9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秋思
徐持庆
商余 2011-12-09 14:38


再到江南,又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深秋时节,因此兴起写"秋"之念。


秋风萧瑟,不若春风和煦;秋木凋零,不若春花灿烂,是以宋玉悲秋。宋玉在他的《楚辞.九辩》开头便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他为秋天肃飒而感怀悲叹。


新愁深似海


万里悲秋常作客,飘零游子百愁并。我是粤曲迷,曾听过一曲南音《客途秋恨》。曲词描述缪莲仙钟情歌女麦秋娟,不幸秋娟早殒,莲仙在秋日客途追念秋娟,唱出满腔追怀愁恨。曲云: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系缪瑾乃是莲仙字,为忆个多情嘅歌女呀叫做麦氏秋娟。见佢声色以共性情人赞羨,佢更兼才貌仲的确兩相全。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岑寂对住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果对双飞燕,睇我独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第一触景係更添情懊恼囉,睇我怀人愁对果个月华圆。即係旧约难如潮有信,新愁深似海无边。睇我呢种我情绪悲秋同宋玉,况且客途抱恨你话叫我对乜谁言?


天涯游子,文人墨客,每届秋天,尤掀不尽的秋思。一个深秋黄昏,有一飘零游子,独于古道上骑着瘦马,吹着飒飒西风,触目是萧瑟断肠的枯藤老树昏鸦,接触的是静谧凄清的小桥流水人家;处于此情此景,这天涯游子想到自己家乡亲人离得那么遥远而又让人牵挂。可作为游子,却还要骑着疲惫瘦马,一颠一簸地漂泊天涯,怎不叫人掀起不尽的秋思,肝肠寸断啊!马致远据此写下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悲凉的28个字秋思小令,也被誉为“秋思之祖”!


万物萌生


悲秋是文人的传统创作思维。可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写过一首《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他写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深深懂得古来失志之士,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但诗人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而且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向上看,看天上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于是豪壮的诗情也被它引发冲上云霄,使人精神振奋!诗是这样写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稿于新会江门旅次)

12/26/2011

敲梦痴言:说贪论贪

敲梦痴言_徐持庆

说贪论贪
这是作者在2011年12月2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说贪论贪
徐持庆
商余2011-12-02 13:27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其中以贪为人类的最大诟病及通病,是道德修养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

有一农夫,因贫穷而闷闷不乐,整天发愁。天天拜佛,祈求佛祖赐他财帛。佛祖果然慈悲,当农夫锄地时,佛祖赐他锄挖得十八罗汉中的一尊金罗汉。于是贫穷的农夫从此锦衣玉帛,生活豪华。可是不久,变得富有的农夫却又再闷闷不乐烦恼起来。他妻子说:“我们现在不再贫穷了,还烦恼什么?你是怕贼来偷我们的财物而烦恼吗?你不必愁,就算有贼来偷,也偷不完我们这么多的财物呀。”农夫却说:“我闷闷不乐发愁,是因为不知去那里才能再锄挖得另外十七尊金罗汉呀!”由于贪心如此,农夫就一直闷闷不乐,直到老死那一刻还在烦恼。所以说贪心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

心理不平衡

蜈蚣从前只有四只脚,能跑善跳,遇袭也很能逃脱保命。但当它看到蜘蛛有八只脚就心理不平衡。它想脚越多跑得越快,就贪心求上帝多给它几只脚,上帝于是给了它八只脚。蜈蚣还不满足,贪心再求。上帝满足了它的要求,给了它20对脚。当蜈蚣遇到公鸡时,由于脚太多,彼此互相牵制再也跑不快,因此很容易就被公鸡啄食而丧了生命。蜈蚣因贪而落得这个下场,连上帝也救不了它!

贪不但是烦恼根源,贪可赔上性命,贪更可祸国殃民。

说到贪,往往使人想到“贪官”。而清朝的和珅就是贪官的代表,他搜刮的民脂民膏达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祸国殃民,最终留下千古骂名。

像和珅般的贪官在所多有,他们往往经不住金钱诱惑而违法。有些官吏全年薪俸收入不多,竟然可以享尽豪华生活,他们凭着朋党去违法作业,这些污吏可归类为窃禄佞臣,国运往往因他们滥贪而致国库虚耗欲坠,他们洗攫民脂使百姓有苦难伸。有时不禁令人冥想:怎得有个包拯包知府出现,好把赃官铡尽、清理这群牛鬼蛇神。诗云:

敢问全年几俸缗,豪华享尽究何因?连心遍属朋党客,举目多为窃禄臣。
国运缘贪贫欲坠,民脂洗攫苦难伸。怎教盼出包知府,好铡赃官靖鬼神!

(寄自广州)

12/16/2011

敲梦痴言:传统文学 是创作的资源

敲梦痴言_徐持庆

传统文学是创作的资源这是作者在2011年月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传统文学 是创作的资源
徐持庆
商余2011-11-25 13:10


我在《敲梦痴言》专栏写过多篇文白相杂的文章,倒有些喜欢古文学的读者反应热烈,甚至致电《南洋商报》查询我的电话,与我讨论要怎样落笔去写这类小品文。

文字的素养

个人认为,每位写作人写成的作品,总不外乎与作者本身的性情、文字的素养、生活的阅历及和社会的接触面有关,然后创作出风格自成一体的文字,并没有一蹴而就的写作方法。

以文白相杂笔法写文章,必需向传统文学取经。传统文学是这类“文种”的创作资源,这种创作资源包括诗词,它弥漫语言的芬芳、有语言的魅力。传统文学是学养的基因,把这种基因复活再创成自己的诗篇与文字,这就是写作文白相杂文体的基本条件了。

依行文所需撰写

我在《鹣鲽情》一文中写友人丧妻之痛,在文中夹杂了不少诗句。文友看后来电问我如何可以背诵这么多诗篇,又能切合到行文之中。殊不知这些诗句是我依行文所需而撰的,试问又焉能有那么多现成的诗篇足以吻合文意呢?

我有两稿叙述袁迪宝与李丹妮苦恋的事迹,曾依行文所需夹有杂诗12首如下:

幽幽帘下坐,默默对残釭。一月新婚后,攻医赴浙江。

雪花飘满地,瑟瑟冷儒生。红粉裘袍赠,爱意暖心旌。

一语惊闻霹雳声,美人泪眼见分明。浓愁重恨何由诉?只怨当时错用情。

感卿念旧倍多情,不弃菲微愧莫名。殊遇深恩何宠我?最难忘是俏云英。

悲莫悲兮生别离,青丝一绺送将归。浙江此夜愁风雨,尽作泪花扑面飞!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一自美人和泪去,唯凭尺素认芳容。

无法笺传一纸书,海天岑寂独愁予。悠悠心意知难寄,凄绝江楼泪似珠!

分飞年五十,函寄意中人。一纸回音降,通笺蜜意陈。是真疑作假,似假竟还真。守得云开日,仍为处子身。

一纸传笺抵万金,丹妮接信喜翻心。匆匆握管抒情愫,寄与郎君道爱忱!

密密麻麻三幅长,不尽柔情纸满张,张张都道相思苦,尚属云英待个郎。

李袁终得两枝连,重续多年未了缘。相恋始于风华茂,苍苍白发庆团圆。

苦候婵娟五十年,终谐鸳谱证前缘。曾流枕上三更泪,写尽心头十幅笺。月落屋梁归待燕,春临柳浪喜闻鹃。于兹旧雨从天降,红袖添香雅韵传。

12/11/2011

敲梦痴言:月落屋梁归待燕

敲梦痴言_徐持庆

月落屋梁归待燕下文是作者在2011年11月18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月落屋梁归待燕
徐持庆
商余2011-11-18 13:36

忆春风之曾拂,怅前尘之如劫?有一美人,凄然隔绝!从此抛下风晨月夕,悠悠久别!

回首前尘,你课堂授业,娓娓传经;我桌前危坐,静静听书。你端庄而带亲切,我怅惘却又神驰。寸心为你而热,神魂为你而驰!

你为师,我属徒,我们身份有别,阶级悬殊。但感情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就是理智不得,我从景仰而偷偷对你爱慕起来。

我亦何尝没体会到你与我已心意相通?犹记一个飘雪早晨,我冻得发抖。课后你竟悄悄递给我一件毛衣,使我将寒意挡了在窗外,爱意萌了在心头。

此后风晨月夕,我们并肩而坐,花前篱畔,我们席地谈心。我熨贴的语言,解开了你少女的情怀,你温柔的素手,抚平了我忐忑的亏心。

然而我毕竟已婚!我三番五次回避着你,这并非是我人格伟大,而是顾全你的幸福,更不忍有负我的发妻。

将是你的绊脚石

若再纠缠,我将会是你的绊脚石,我决定必须退出,不可向前。我对你说:“我是已婚的男人呵!”

一语惊闻霹雳声,美人泪眼见分明。浓愁重恨何由诉?只怨当时错用情。我抱憾深深,致歉连连,可是无由为你止住眼泪,也无计抹去你的重恨浓愁!

我们相对幽泣,却无一语责备对方。你不让我退避,你邀我陪你同奔法国,流放远飏。

感卿念旧倍多情,不弃菲微愧莫名。殊遇深恩何宠我?最难忘是俏云英。我终于流下了不轻弹的男儿泪,对你说:“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娶时!”

不久你剪下一绺金发给我,就随父母回到法国。悲莫悲兮生别离,青丝一绺送将归。浙江此夜愁风雨,尽作泪花扑面飞!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一自美人和泪去,唯凭尺素认芳容。但可惜我们用以沟通的鱼雁也在文革时遭割断了!

日子在思念中溜走,转眼过了50余载,发妻亦已仙去十多年。一日跟儿媳提起往事,媳妇要我重觅失去联系50余载的阿娇。分飞年五十,函寄意中人。一纸回音降,通笺蜜意陈。是真疑作假,似假竟还真。守得云开日,仍为处子身。

苦候婵娟五十年,终谐鸳谱证前缘。曾流枕上三更泪,写尽心头十幅笺。月落屋梁归待燕,春临柳浪喜闻鹃。于兹旧雨从天降,红袖添香雅韵传。

12/06/2011

敲梦痴言:从扶风 到山城

QiaoMengChiYen_OldLogo[2]






从扶風到山城这是笔者2011年11月11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从扶风 到山城
徐持庆
商余2011-11-11 14:30



要写“怡保山城诗社”的成立,就不能不追溯“怡保扶风诗社”的历史。


战后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末,怡保一班热爱古典文学的儒商、文人及教师,计有:曾敦化、白成根、麦衮华、杨季芬、李天声、陈晴山、王光国、沈亭、彭士驎、张仙如、曾汉光、朱昌云、徐持庆、何继昌、白瑞祥、杨炳荣、赖甲贵、黄则南、黄磻溪、蔡智圆、梁荒谷、戴澍霖……等人,工余之暇常聚在一起谈诗论词,不时动笔创作。


旧文学根柢深厚


扶风诗社同仁多受古文学教育,旧文学根柢亦相当深厚,除自己创作古诗词外,亦多有互相唱酬和韵之作。扶风同仁的诗词作品,很多都在报章及当时由朱昌云主编的《新潮杂志》上发表,而且不乏佳章。


由于出版书册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扶风同仁很少有出版诗词专集留存于世。个人记忆所及,当时出版过诗集的有:


由彭士驎编辑的陈晴山遗著《晴山诗集》及王光国的《王光国诗集》、沈亭的《云山千叠楼诗》、彭士驎的《掬翠园诗词》、黄磻溪的《磻溪诗文集》、赖甲贵的《一得居士诗词全集》、戴澍霖的《閒吟初集》等。


上述的诗词专辑,笔者手上仅存有《晴山诗集》、《掬翠园诗词》、《一得居士诗词全集》、《云山千叠楼诗》及《閒吟初集》。可惜由于时日久远,这些诗词专辑多已散佚,笔者曾向他们的后人索取复印,亦谓“已无存稿矣”,使笔者徒呼奈何!


扶风诗社在怡保的历史约三十余年,由于不获政府批准注册,属非正式注册社团,除轮值接办大马诗词总会的全国诗人雅集外,并无向外举办其它活动。但每逢外国诗家访怡,扶风同仁均尽地主之谊,设宴款待,且席间多有吟咏。犹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台湾诗人易君左访怡,扶风即于“丰泽楼”设宴款待,笔者有幸,席间尚参与联吟。


扶风易名山城


据曾敦化在1992年4月12日怡保山城诗社召开筹委会第三次会议时,以筹委会主席身分发言指出:“山城诗社的前身是扶风诗社,当年申请注册未获批准是由于一些领导人的背景问题”。因此之故,于1990年杪,另召一些新人,易“扶风”两字为“山城”,成立“怡保山城诗社筹委会”重新申请注册,注册终于在1992年获准,并在同年4月12日举行第一次会员大会,选出第一届理事,“怡保山城诗社”遂正式成立。


扶风诗社的社员除了曾汉光﹙103岁﹚及徐持庆﹙72岁﹚外,全都已归道山;而其后续的怡保山城诗社现在正秉承着“扶风”的宗旨,继续着“扶”持“风”气、弘扬传统古典诗词的使命。

11/30/2011

敲梦痴言:《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下、完结篇﹚之《一股亮丽清流傲视文坛》

QiaoMengChiYen_OldLogo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完结篇之一股亮丽清流傲视文坛


霹雳文艺研究会会徽霹雳文艺研究会会徽


下文是作者在2011年11月4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下、完结篇﹚之《一股亮丽清流傲视文坛》
文:徐持庆
商余2011-11-04 14:30


文艺会成立之初,大家决定全力以赴,推动文艺,规定“每周必须举办一项文艺活动”,当时真是豪气干云。


当年我们除了主办华文文艺小说创作比赛、中学校际文艺问答比赛等活动之外,还邀请名家主持讲座。曾到会主持讲座的计有:马大中文系主任王叔岷教授、作家兼文学家苏雪林、台湾小说家郭良蕙女士、《蕉风出版社》社长黄崖、《教与学月刊》主编萧遥天、《新潮杂志》编辑朱昌云、女诗人翠园﹙彭士驎﹚等等。


霹雳文艺研究会于在1969年1月开幕,而非常不幸地,同年5月本邦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五一三骚乱事件。由于时局的影响,本会的一切对内及对外活动被迫宣布暂停一段时期。


官员上门“拜访”


此后,霹雳文艺会就在这段非常时期,以“十分谨慎”的步伐,断续举办了往后的活动。从这时开始,文艺会的集会,往往“得蒙”政治部官员“自动列席”,使我们这班年轻小伙子提心吊胆、很不自在。我更要不时“提点”出席演讲的贵宾自我约制,把讲词敏感的部分着实过滤澄净,免得发生事故。尽管如此,吉隆坡政治部的官员还是上门到我家“拜访”过我,很客气的拿了我十个指头的指模。但我们自问举办的是健康文艺活动,因此对政治部的“关注”倒也不很放在心上。


当年霹雳文艺研究会之能够成立,并非一两个人之力可以为之,功劳应归于全体理事及会员的无私奉献与合作,因为由于得到他们的集体“苦撑”、全力以赴才告竟功的。虽然经过不少崎岖的路程,所幸都一一被大家克服过来,终于立会。在本邦而言,类似的文艺团体,本会是第一个成功立会的。


沙漠中的绿洲


文艺会像一股细水般不断地绕涧幽幽长流,会员们随着这股长流的细水在艺海悠悠而泛。文艺会这朵红花(会徽中间有一朵红花)经历过风雨多番摧残,所幸尚有一片云霓滋润着这沙漠中的绿洲。文艺会是以文艺来提升与亮丽社会人生的,会员们不是以争名夺利来博取个人的利禄。多年来文艺会以什么来傲视文坛呢?它是以仿似中流砥柱般的一股亮丽清流而觉得自豪!虽然如此,但应紧记,这并非“工作段落的完成”,应是“未来使命的开始”,谨此与大家共勉,并以一诗作结:


不断潺潺绕涧幽,心存艺海共悠悠。
几番风雨摧红蕊,一片云霓润绿洲。
但以文章供化俗,未争名利觅封侯。
于今敢问何殊傲,亮丽超然砥柱流。


(下、完)

11/25/2011

敲梦痴言: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中篇﹚之《热心文友出力奔走 文艺研究会成立》

QiaoMengChiYen_OldLogo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中篇之热心文友出力奔走 文艺研究会成立


霹雳文艺研究会开幕典礼来宾与会员合照1969年霹雳文艺研究会开幕典礼嘉宾与会员合照



下面是作者在2011年10月28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中篇﹚之
《热心文友出力奔走 文艺研究会成立》
徐持庆
商余2011-10-28 14:38


林木海是一个对工作具有热忱的人,我的工作交到他手上后,他便马上积极地展开工作。每周安排讲座,筹措活动经费,指导学员创作、安排文娱活动。更有甚者,在活动期间,不论风雨、昼夜及远近,都会亲自负责接送缺乏交通工具的学员出席活动,因此甚获大家的拥戴。


缺少创作实践


我每一两个月回怡一趟,必与木海讨论文艺班的活动与进展。当时我发觉我们是偏重了文娱活动,却缺少了文艺创作的实践。木海马上定出了工作方针,他鼓励学员勤勤写作,把他们的作品选登在《学生周报》,作为对学员的磨砺与鼓厉。更搜集了学员的习作,编选成刊,交给我在课余时手抄油印成册,一共出版了三期,每期约30篇文稿,我们把这手抄油印的小刊物命名为《玫瑰园》。


木海默默地从1964年至1966年,为“霹雳文艺研究会”的前身“蕉风文艺研究班”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了两年,便离开怡保到吉隆坡远东出版社工作,而我又恰好在1966年从下霹雳的小渔村调回离怡保不远的金宝埠执教,于是木海又把文艺班的工作交回了我的手上。


在“霹雳文艺研究会”的前身“蕉风文艺研究班”成立后,由于黄崖不断的奔走催策,一班朋友终于商讨要筹组一个“文艺会”之类的团体。经过多次座谈,结果在1968年组成筹备委员会,草拟章程,申请注册,并把会命名为“霹雳文艺研究会”。


宣告正式成立


同年7月31日,大会章程获得社团注册官批准,于是“霹雳文艺研究会”乃宣告正式成立,当时会址是怡保玫瑰园天猛公路3号,会员约70人。同年11月3日召开会员大会,选出首届﹙1968-1969年﹚理事。接着筹备开幕的工作乃告展开。这时大家都认为玫瑰园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遂决定把会所迁至怡保拿督路15号。


经过两个多月奔走,“霹雳文艺研究会”终于在1969年1月16日举行隆重开幕典礼。当日出席的嘉宾包括作家、文教界俊彦、社会名流及各报记者等百余人,其中包括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叔岷教授。(中篇)

11/19/2011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

QiaoMengChiYen_OldLogo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这是作者在2011年10月20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
徐持庆
商余2011-10-20 15:28

霹雳文艺研究会前会长章钦在〈商余〉发表了多篇有关文艺会的文章后,对我说:“我因较迟才参加文艺会,因此只能述说文艺会后期的事。你是文艺会的创会会长,应该清楚霹雳文艺研究会创会前后的事迹,因此请你执笔写写文艺会创立的点滴,以给后辈作‘史料’ 参考。”

听了章钦的邀约,我真的有无限感触:既感慨韶华之易逝,亦缅怀当日之风光。回想起当初策划成立文艺会,至今匆匆已过了将近50年。

创作研究班

那是1964年的事了——

蕉风出版社联合全国校长职工会霹雳分会,在怡保筹备举办一个为期六天的创作研究班。由于这种活动当时在霹雳尚属“创举”,当这个消息在报上披露后,霹雳州很多青年及中学生都感到万分雀跃,因此吸引了当时数十位热爱文艺的在职青年与学生参与。

这次活动由当时的蕉风出版社社长黄崖亲自莅临怡保奔走策划。1964年12月3日晚上,一个隆重的开学礼在霹雳华人树胶公会举行,接着一连六晚举办了如下的文艺讲座:

﹙1﹚陈郁菲主讲《陶潜的生平和思想》;﹙2﹚彭士驎主讲《旧诗的欣赏和创作》;﹙3﹚许健吾主讲《词的创作》;﹙4﹚吴鹤琴主讲《新诗研究》;﹙5﹚胡德馨主讲《中国的旧小说》及﹙6﹚黄崖主讲《小说创作》。

奠下坚固基石

同年12月21至27日,蕉风出版社更在槟城海滨举办了一次“北马青年文艺创作研究生活营”,使参加过文艺创作研究班的青年有另一个机会聚集一起,也使当时出席者有机会共同策划文艺活动,为日后成立的文艺研究会奠下了坚固基石。

参与生活营的朋友回怡后,决定每周在茶楼聚会,继后更在怡保玫瑰园租间小屋子作为交流与活动的场地,并命名此为“蕉风文艺研究班”,而当时大家属意由我负责带领这个团体进行活动。

经费问题

在此期间,最使大家伤脑筋的是经费开支的问题。当年我们一班都是穷小子,唯有向有经济能力的长辈及商家沿家逐户去求捐助。这期间我们尝尽了白眼,味透了人世炎凉,能够捐到时值的五元十块已算是天大的幸事。这是霹雳文艺研究会在1965年至1968年的“孕育期”我们所亲身经历过的事。

当年我在下霹雳一个交通十分不便的小渔村任教职,回怡一趟至少要花上八个小时以上的车程才可到达,每周一次带领这个团体进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件异常吃重的工作。因为每周要安排讲座,加上当时研究班多数倚我筹措活动经费,而我身在“异域”,却无法抽身从事此等筹款工作,留怡时间又十分紧迫及短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就想推掉这门“苦差”。

当时大家正动了结束“蕉风文艺研究班”的念头,可好恰在这时林木海﹙慧适﹚却从居林转到了怡保的怡和书局工作,于是黄崖就恳请木海接手我的工作,带领研究班进行活动。

11/11/2011

《常摩杯底乐如仙》(下、完结篇)之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品酒会员畅饮40余载》

QiaoMengChiYen_OldLogo

常摩杯底乐如仙﹙完结篇﹚之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品酒会员畅饮40余载

酒会40周年会员合照﹙2008年﹚
怡保酒会成员40周年会庆合照﹙2008年﹚

酒会目前全体会员摄于2011年10月10日
怡保酒会成员于2011年10月10日
酒聚合照

下文是作者在2011年10月14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 《常摩杯底乐如仙》(下、完结篇)之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品酒会员畅饮40余载》

徐持庆
商余2011-10-14 14:07

开胃饭前酒之后,我们每道菜品尝三种饭中酒,计有:Kirin Beer、手取川吟酿、Martini Rossi Asti、绍兴加饭、Mouton Cadet Rose、Pieroth Auslese、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Johnnie Walker Gold Label 、Stolichanaya Vodka、Hine Vosp、Marttell Cordon Rubis、Marttell Cordon Blue、Meukow Cognac、Rouyer Guillet Cognac、五加皮、女儿红、孔府家酒、陈酿红粮、及茅台。

饭后我们还品尝了六种饭后酒: Blue Curacao、Parfait Amour、Creme De Menthe、Baileys Irish Creme、D.O.M Benidictine、Cointreau。

上述的饭前、饭中及饭后酒,分别来自荷兰、爱尔兰、苏格兰、法国、菲济、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中国、苏联及德国等。其中有酒精含量浓度达70%的法国D.O.M Benidictine,53%的中国贵州茅台,47%的英国伦敦Gordon's Gin,43%的苏格兰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39%的山东曲阜孔府家酒,38%的黑龙江陈酿红粮……

记者不胜酒力

可惜的是,我们邀来《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特别嘉宾”饮到第15种酒时就不胜酒力,中途退席,打道回府了。

酒会成员参加毕业礼

犹记2006年7月,我在广州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蒙酒会全体成员从大马飞到广州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当晚在暨大酒楼酒宴时,众人目睹一群清一色穿着米色中山装的“老人”出现时,顿觉新鲜有趣,纷纷上前向我祝贺。

2007年,另一位成员周恩明不幸撒手离我们而去,至此成员剩下了12人。

韶光隙中过,转眼又十年!到2008年已是我们立会40周年了。

浅尝辄止

立会40周年当然又该庆祝了,然而大家从20多30岁相聚相饮,至此都已一把年纪成了祖字辈的人马,为了保健,对喝酒总该知所节制了;因此40周年会庆的祝酒会比前时相对逊色。


当日我们在怡保的布先民众酒家聚会,桌上虽然摆了不少美酒,可是我们都浅尝辄止,再也不敢、同时再也没有像20及30周年会庆时般喝得那么“疯狂” 了。

40周年会庆后,帮主陆秀珍请辞,众推老么八弟邓英杰接任帮主。

英杰倒甚称职,每月都为我们筹办一次酒聚。因为成员多人离世,前年我们邀请了欧阳厚全、岑雅杏夫妇加入“补充新血”,气氛果又热闹了不少。然而很不幸,月前首任帮主黄老奋的夫人沈仁君仙逝,使我们痛惜不已!

友情恒固

现在我们酒会成员的老二、老三都已80岁了,笔者亦已年过古稀。正所谓“人生有几多个十年”?上天总算厚待我们,让我们相识相知,相聚相饮了40多年;而40多年来友情恒固,不为时间而冲淡,反使我们更珍惜彼此日后相聚之缘。一生人能与同一班人,定期相聚相饮了40多年的,试问世上又能有几人可以如此?这实在是一种很厚重的福缘!愿天下好酒的人都有我们一样的机缘,“常摩杯底乐如仙”!(下、完结篇)

11/07/2011

敲梦痴言: 常摩杯底乐如仙(中篇)之大报特派记者 采访品酒会

QiaoMengChiYen_OldLogo

常摩杯底乐如仙﹙中篇﹚之大报特派记者 采访品酒会

怡保酒会同仁庆祝30周年会庆合照怡保酒会仝仁庆祝30周年会庆合照

这是作者在2011年10月7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 常摩杯底乐如仙(中篇)之大报特派记者 采访品酒会
徐持庆
商余2011-10-07 14:31

我们亦曾移师到香港共饮,喝到旅店旁一家卖酒的老板觉得我们“十分可爱”,在我们回马后,该家卖酒的老板竟寄来了一箱中国酒“小糊涂仙”赠给我们。

期间酒会成员陈孟利夫人龙翠玲最先离世,使酒会弱了一员!

七重天美酒

到1988年20周年会庆,我们又举办了祝酒会,地点是怡保醉月圆酒家。大家认为既是20周年,我们该喝尽20种中西美酒。那晚我们特别从Ipoh Royal Club以马币350元请来了一位调酒师傅。该调酒师傅为我们调出了美丽的“七重天”﹙Rainbrow﹚美酒,此杯美酒呈现七种颜色,一层叠一层,各层颜色毫不相浑杂乱,七色层次分明。我们挑战自己,每位成员饮一层,由调酒师傅监证,饮量超越一层者则罚。因七层不足应付我们八位男成员,调酒师傅乃为我们调了两杯。结果我们各依其量,只干了自己的一层,无人受罚。

我们请教调酒师傅,询问如何可以调出一杯七种颜色,而各层颜色却又层次分明、毫不相浑的“七重天”呢?调酒师傅说,因他懂得各种酒液本身的重量,而我们又有20种酒足够任他挑选,最重的酒置于最下层,次重者置底二层,如此类推便调出了一杯美丽的“七重天”来了。

最后该调酒师傅又为我们调了八杯"十三么" ,此"十三么" 以13种酒掺合调混而成,味如甘蔗汁,入口甘香清醇,但酒力却十分猛冽。很不幸的,当饮尽此杯"十三么" 后,老么邓英杰不胜酒力,玉山颓倒了!

到1993年86岁的帮主黄老奋不幸仙游,接着周恩明夫人林笑英也离我们而去。帮主黄老奋既逝,我们推选了李国雄夫人陆秀珍接任帮主。

到1998年是酒会成立30周年,我们照例品酒庆祝,地点仍是怡保醉月圆酒家。这次我们花了马币千多元,重新购置了一批精致的酒杯,务求品酒时能有最佳的享受。

媒体采访

由于“怡保酒会”在怡保这个小地方可能有些“特别”之处,当媒体风闻我们又将有庆祝会庆之举,《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竟分别联络上我们,要派记者及摄记参加我们的会庆,以体会我们喝酒谈心的惬意情景,并采访酒会的活动写作花边新闻,我们当然乐于接受。但我们要求派来的“特别嘉宾”必需能与我们一起喝酒。

30周年会庆当晚,我们除了品酒,还请了怡保顺德会馆粤乐队到场演唱经典粤曲助兴。这回庆祝30周年会庆,我们选喝了30种中西名酒。当晚我们精选出六种开胃饭前酒,19种饭中酒,六种饭后酒。这些酒都是由成员将本身的多年珍藏报效出来的,有些原本留待金婚喜庆才喝的老酒、名酒,也不惜搬出来让大家分享。

30周年会庆当晚,我们先饮的六种开胃饭前酒是:Noilly Pratt、Light Dry Bacardi、Gordon's Gin、Campari、Harvey's Bristol Creamsherry、Dubonnet。(中篇)

11/03/2011

敲梦痴言:常摩杯底乐如仙(上篇)

QiaoMengChiYen_OldLogo


常摩杯底乐如仙(上篇)这是作者在2011年9月30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常摩杯底乐如仙(上篇)
徐持庆
商余2011-09-30 15:20


共聚衔杯三十周,相亲相爱乐优悠。
中西名酿毋辞醉,把盏连连未晓休。

转瞬回眸四十年,常摩杯底乐如仙。
同销万古愁安在,怡保何妨亦酒泉。


上面两首歪诗,是我在一个我们自称“怡保酒会”的非正式组织30及40周年会庆,饮酒饮至七成醉意时所写的。第一首写于1998年,第二首写于2008年。


成立怡保酒会


记得1968年,我们8位自分酒量“还算可以” 的良朋好友,碰杯碰上了道,相约定时聚会,成立了“怡保酒会”,自此把酒言欢,未尝间断。


我们以年龄为序,互以兄弟相称。老大毫芒雕刻家黄老奋、夫人沈仁君;二哥醉月园酒家老板冯荣誉;三哥木材商陈孟利、夫人龙翠玲;四哥印务商卢惠元、夫人黄月凤;五哥会计师周恩明、夫人林笑英;六哥徐持庆、夫人李若梅;七哥大石水泥人事部经理李国雄、夫人陆秀珍;八弟厂商邓英杰、夫人石月燕。


当时8位成员,夫妻同档齐齐品酒,每次酒聚均16人一起出席,饮遍怡保各大酒家;有酒家甚至专门为我们特制16人座的圆桌,以便我们舒舒服服聚酒。我们酒会成员间公推一位主事人,匿称“帮主” ,专司每次聚会事宜,第一任帮主是老大黄老奋。


须穿酒会制服


每次聚会,酒会男成员均须穿“酒会制服”出席。第一套制服是粉红色长袖衬衫;第二套改以米色中山装为服。倘有忘记穿制服出席者,罚彼禁饮三杯,待其他成员酒过三巡后,忘记穿制服者才可动杯。至于女士衣著,娴淑打扮即可,喝酒亦随量而饮,不必与男士同。


一般上成员的生日就是酒聚之期,所饮之酒亦由生日之会员选定。有一次老二冯荣誉生辰,当然由他选酒,可老二却迟迟未见现身,左等右等没有酒送上来。谁知老二一出场就是八樽大瓶庄的玫瑰露,老二同时指定当晚不是像一般人一杯杯碰杯喝,而是一瓶瓶碰樽饮。结果大家都把玫瑰露一一饮尽,继续再喝其他洋酒,没人醉倒!


台湾酒中豪客


有一次我们在怡保丰泽楼酒聚,喝的是每人一昙“绍兴加饭”。邻座一位台湾来的女客人,看我们喝得高兴,一似旁若无人,此女竟越座“客气地”向我们“挑战”,说欲与我们畅饮。这等酒中豪客,我们欢迎尚来不及,那有相拒之理?于是送彼一昙,大家忘形畅饮。喝到半途,该女溜去如厕,左等右盼不见归来,原来竟在厕内呼呼大睡去了。


到庆祝10周年时,我们曾建议邀请嘉宾到来同欢,贺仪全免,唯一条件是成员喝多少杯,客人也必须喝多少杯,被邀者均认为这种喝酒的方式是活受罪,而不是享受,结果没有人敢应邀奉陪。(上篇)

10/27/2011

敲梦痴言:上海朱家角赏昆曲

QiaoMengChiYen_OldLogo

上海朱家角赏昆曲

DSC_9514

DSC_9517

DSC_9516

DSC_9520

 

DSC_9534

DSC_9540

DSC_9552

DSC_9563

DSC_9557

DSC_9564

DSC_9585

DSC_9580

这是作者在2011年9月23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上海朱家角赏昆曲
徐持庆
商余2011-09-23 14:40

蜿蜒河道漾轻瓢,明舍清房傍柳桥。为爱牡丹亭古曲,朱家角里赏昆谣。

2004年我第一次到上海朱家角旅游,纯粹是为了欣赏这个“上海威尼斯”的风景。这回到上海朱家角去,却是儿子从美国约同内子与我观赏这里的“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演出而来。

朱家角离开上海市区30公里,是个山水秀美的江南水乡。镇内河道纵横,各道小河之上搭建了36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河上满泛小舟,供游客绕镇观光。镇内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参差有点《清明上河图》的味道。

微霏细雨

游罢朱家角,戏尚未开场,我们便在河边一家餐馆晚膳,傍柳偕花露天而坐。用餐至半,天上下起微霏细雨。看着晚风梳拂柳条,夜雨滋润花枝,使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副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这真是眼前的写照!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的演出场地,选在朱家角的一间园林名宅“课植园”之内。课植园占地67亩,是江南大型庄园式的私家园林之一,园主以“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名之为“课植园”。

所谓“实景园林”是在园中选一实景代替舞台作为演出场地。该剧所选景点十分切合汤显祖原著《牡丹亭》的景致。演出场地有画亭一栋,石桥一拱;湖光粼粼映亭,亭畔丝丝垂柳;湖面睡莲数点,亭畔修竹成林,秀石浮桥,清幽绮丽,景色极具诗意而又雅致,一像汤显祖当年就是以此处的景致入剧的。

《牡丹亭》一剧述说杜丽娘一日于牡丹亭梦一书生,遂与欢好于湖山之畔,醒后得病相思致死。三年后,丽娘鬼魂遇一书生名柳梦梅,乃梦中人也。后丽娘复活,与柳梦梅结为夫妇。

由于观众席场地局限,仅可容纳百余人,因此票价较为昂贵,分180元、280元、680元、1080元及1500元。全剧演出90分钟,虽然当晚一直下着微霏细雨,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演员的露天演出水准。

演出的两位主角张军及张冉均属国家一级的昆曲名角。张军的书生风神俊朗、倜傥多情;张冉的小姐娇柔婀娜,顾盼生姿。两人唱做俱佳,演活了剧中人物,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大家都认为值回票价,我们这“戏剧迷世家”更庆幸不虚此行!(稿于上海旅次)

10/22/2011

敲梦痴言:从小说角度看 红楼梦中曹雪芹诗词

QiaoMengChiYen_OldLogo


从小说的角度看红楼梦中曹雪芹的诗词


这是作者在2011年9月16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从小说角度看 红楼梦中曹雪芹诗词
徐持庆
商余2011-09-16 15:32


《红楼梦》书中的诗词多不胜算,丰富多彩,在在呈现出曹雪芹丰赡的创作才华。


曹雪芹没有诗卷留存下来。曹雪芹把《石头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后题了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小说中曹雪芹以自己的身份来写的诗,所以这也可勉强指为曹雪芹自己传世的唯一一首完整的“曹诗”了。


社会地位低微


是什么原因没有诗卷留存下来呢?个人推测认为,很大原因是曹雪芹的社会地位低微(薛海燕在《一个诗性的文字》说:曹雪芹不是名人……缺权威性),就连他所写的《红楼梦》最初也“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可见曹雪芹当时是藉藉无闻的穷酸文人。


加上曹雪芹成年后家道衰落,生计艰苦,穷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为了生计,他忙于写画,沿门奔走兜售,以卖画为稻粱谋。在这样既没有社会地位,又无经济条件刻本印刷,更因短命(四十岁)的情况之下,曹雪芹是不可能有诗集留存下来的。


现在谈论一下《红楼梦》中的诗是不是好诗这一问题。


如果《红楼梦》书中的诗词,不是和《红楼梦》结合在一起来论,而是用纯诗词的标准来看,也不过是一般的诗词而已。清代类似这样的诗,真是汗牛充栋,又谈得到什么“好诗”呢?


如果说《红楼梦》的诗词好,那么“好”在那里?好就好在它是《红楼梦》中的诗词。因为这些诗词是故事中的组成部分,是林妹妹、宝姐姐的诗,那就是唯妙唯肖的绝妙好辞了。


因此《红楼梦》中的诗词,若从小说的角度看,它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按头制帽


张新之在《妙复轩评石头记》说:“书中诗词……按头制帽”。这“按头制帽”一语说得非常形象,就是说《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诗词都写得那样符合各人的性格、身份。如果不是有“按头制帽”这一局限,不必照顾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背景及身性特征,以曹雪芹的卓越才华,小说中宝玉、黛玉、宝钗等的诗句,一定比书中现有的诗文的艺术价值及精采程度,高超得要以倍数来衡量。


曹雪芹这种摹拟角色的写诗法,实在比自已写几首好诗要难得多,这也正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因此也更充分地显现出他的才华。

10/14/2011

敲梦痴言:文姬著述图

QiaoMengChiYen_OldLogo

文姬著述图 (6)

文姬著述图 (2)

这是作者在2011年9月9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文姬著述图
徐持庆
商余2011-09-09 14:08

我自小就喜爱中国水墨画及书法,廿岁出头就兴起收藏字画之心。内子也是字画爱好者,我俩对艺术可谓志同道合。

1978年,姚拓寄来请柬,嘱我夫妇到集珍庄参观广州美术学院单柏钦教授的中国水墨画展览。单教授是当代写仕女图高手,很多藏家都选收他的作品。

我夫妇当日选购了单柏钦1978年所写的《文姬著述图》。画中仕女的开面十分秀丽端庄,身披敞裘,执管凝思,形神简直到了美艳不可方物的程度。

画面题字笔飞墨舞地写着:“大雅久不作,斯文独沉沦。十载以还,艺坛凋萎,百卉蹂躏,不堪回首也。于今料峭春苏,命笔以纪”。原来1966年至197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使艺术和文化遭到严重的挫折、损失和蹂躏。单柏钦认为这是不堪回首的10年。到1978年他写下《文姬著述图》,借以喻文艺复苏。

助黄老奋筹款

1982年,故友毫芒雕刻家黄老奋举办象牙雕刻及对联展览,筹款医治白内障眼疾。他商我借些画给他用以衬托对联。我借给他的其中一幅是上述《文姬著述图》。一位参观展览的李姓藏家对黄老奋说要买《文姬著述图》。黄说此画非己所有,欲购可与徐君商量。

我告诉李君,我目的是要助黄老奋筹款,所以画不能卖,并告诉他有人曾以高价恳我出让亦被我婉拒。那料此李君苦苦再三求我让画,我唯有对他说:“倘你买黄老奋一件价格达二万元的牙雕,遂我助黄之愿,则可商量。”李君终以二万元购一牙雕,我这《文姬著述图》便惨遭易手,此画是我藏画中的精品,使我痛心不已!

有舍才有得

我在让画时曾拍一照留念,在照片后写上让画原因,并诫子孙毋让画而留憾。此事在1988年为单柏钦知晓,想不到他竟重写一幅托人从广州带来大马赠我。这重作之画写得比让出那幅更精更美,此亦佛说有舍才有得乎?

单于画面上除重题作《文姬著述图》的原意外,更写上:此稿原为余十载前有感而作,借文姬著述以喻文艺复苏。原作为徐持庆君珍藏,后又为友索取。徐君犹多年眷恋相思,题词于照,诫子孙毋让画而留憾。感君知己,特重作以酬,并希教正。

这是我藏画生涯所遇到的一件不寻常之事,特将之记下以为纪念。

10/07/2011

满腔情泪湿青衫

QiaoMengChiYen_OldLogo滿腔情淚濕青衫这是作者在2011年9月2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满腔情泪湿青衫
徐持庆
商余2011-09-02 14:21


异国情鸳惊梦散,空余情泪湿青衫!今天要为大家转述曾被媒体广为报道的一则真人实事,这是一阕哀感顽艳的悲喜交响曲。


幽幽帘下坐,默默对残釭。一月新婚后,攻医赴浙江。82岁的袁迪宝坐在灯前,思维却飞到50多年前的杭州浙江医学院去。那年他25岁,与妻子举行了婚礼,一个月后,匆匆赶赴浙江医学院读书。


因为每次俄文成绩都拿满分,袁迪宝引起了俄文老师李丹妮的注意。


李丹妮是中法混血儿,毕业于浙大中文系,精通法、英、俄、中文的她,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


爱意萌心中


雪花飘满地,瑟瑟冷儒生。红粉裘袍赠,爱意暖心旌。一个飘雪的早晨,袁迪宝冻得发抖。下课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件毛衣,使他将寒意挡了在窗外、爱意萌了在心中。


两人开始心意互通,但一天袁迪宝却对丹妮表白:“我是已婚的男人”。丹妮苦痛撼心,但仍希望迪宝能跟她一起去法国,只是迪宝不忍抛弃发妻,两人相知相爱却无法相恋相依。


浙江医学院后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迪宝只能随校去成都。分别时,丹妮剪下一绺金发交给迪宝,就随父母回到法国。


起初他们以书信往来。但文革开始,两人的信全被退回原处。


情意存心间


无法笺传一纸书,海天岑寂独愁予。悠悠心意知难寄,凄绝江楼泪似珠!袁迪宝幽幽哀泣。


后来迪宝的发妻离世了。迪宝虽然与丹妮失去联系数十年,但他们心中仍都念着对方,两人的情意仍存心间。


前尘虽远,记忆犹新,眨眼已是50余年。


一天袁迪宝的儿媳得知公公的前尘往事,儿媳说:“为什么不再写信给丹妮?以前你怕妈妈伤心,现在她都去世十几年了”。袁迪宝终于写了相同内容的五封信,寄向曾经熟悉的地址。


一纸传笺抵万金,丹妮接信喜翻心。匆匆握管抒情愫,寄与郎君道爱忱!


法国来了回音:密密麻麻三幅长,不尽柔情纸满张,张张都道相思苦,尚属云英待个郎。原来丹妮仍是云英未嫁,袁迪宝读信后不禁老泪纵横。


李丹妮终于从法国里昂飞奔到中国厦门。李袁终得两枝连,重续多年未了缘。相恋始于风华茂,苍苍白发庆团圆。这时新郎82岁,新娘83岁了。


异国情鸳圆好梦,满腔情泪湿青衫!

10/02/2011

敲梦痴言:把烦恼的根源堵住

QiaoMengChiYen_OldLogo

把烦恼的根源堵住这是作者在2011年8月26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把烦恼的根源堵住
徐持庆
商余2011-08-26 13:46

烦恼似青丝,剪去还复长。烦如草有根,恼亦随风飏。野火未能烧,一如春草样。焉得剪一撮,制笔写文章。写出相思血,谱下九廻肠!丝丝和泪染,笔笔掺风霜!寄语世上人,断丝脱茧囊。

都说烦恼就好像头上的发丝,剪剃掉还会重生;想医好烦恼这毛病,任是华陀般的国手名医也束手无策。很多人就像蚕儿织茧,甘愿把自己捆绑在自己织就的蛹囊里,结果抑郁成病,到头来心事又可以向谁诉说?又有谁可以真的了解自己的烦恼呢?

选择出家

贾宝玉为了了却烦恼,选择逃禅出家,以为只要作了出家人,供奉一盏佛前灯,就可忘掉烦恼,但到头来却落得个“葬花香冢香何在,遁世恨禅恨未休”,最后才领略到逃禅是不足以逃避尘世烦恼的?

李白一个人孤零零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以酒来忘掉烦恼。但他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却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豪放洒脱如李白者,尚且认为品尝的纵是琼脂玉液亦难解烦愁,烦恼还是挥之不去的!

还有黛玉临终时要把宝玉所赠、尚好好保留,还存有泪痕的鲛帕焚掉,以为这就可以把烦恼一起烧毁,但诗帕传来的余香,尚腻着她不放,反而惹起了无尽的烦思!

诗曰:

都言烦恼若青丝,任是华陀束手医。
织就茧囊甘自困,郁成病体倩谁知?
龛灯岂足逃尘世,孤盏宁堪品玉脂。
帕尚珍留存泪印,香曾未褪腻愁思。

既然“烦恼似青丝,剪去还复长。野火未能烧,一如春草样”,一经被烦恼缠上就挥之不去,那我们就唯有在烦恼来袭之前,把烦恼的根源堵住以预防烦恼来袭,这就是老生常谈的“预防胜于治疗”了。

预防烦恼来袭的最有效方法,是建立起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淡泊”看似消极,却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极高思想境界。属于自己的,将它淡化甚至放下;不属于自己的,威武、富贵、情爱难动其心,这就谓之“淡泊”,是对人生深彻感悟的一种情操。

淡泊对事物,烦恼自远离。所谓淡墨梅花最耐看,嫣红姹紫我何干?平常心待超常事,野草篱边亦牡丹。淡泊而观,篱边野草亦何尝不也像牡丹一般好看?寄语世上人,淡泊脱茧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