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0

馮時能、符金美伉儷邀宴,賦此以酬


馮時能、符金美伉儷邀宴,賦此以酬

高樓遠眺夜茫茫
圓月雙峰競燦光
今夕星辰無限俏
當年硯墨尚餘香
主人款我瓊漿宴
客館酬他急就章
幾許因緣修得到
恩師四位聚同堂

註:
(1)圓月雙峰:圓月:邀宴當晚適逢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圓月當空朗照。雙峰:在主人高樓上向前遠眺,吉隆坡雙峰塔遙遙入望。

(2)恩師四位:當晚主人馮時能的夫人符金美、洪天賜、林水檺及何國忠四位教授皆我肄業拉曼大學時的恩師。

站在馮宅露台遠眺,在夜色茫茫之中,祇見圓月當空,遠處的吉隆坡雙峰塔亦遙遙入望,兩兩相互競燦。今夕在無限嬌俏的星辰之下相聚,緬懷起當日在大學時的情景,猶覺當年硯墨尚有餘香。主人家款我以瓊漿佳宴,我惟以一首急就詩章作為酬謝。今夜竟然能夠一次過再與四位恩師重聚一堂,真是幾許因緣才修得到這樣的機緣!

24.8.2010



8/18/2010

曲水流觞即席诗


这是筆者在 2010年8月18日發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曲水流觞即席诗

徐持庆

2007年8月,我与诗友到中国作“文学之旅”,其中一个景点是绍兴会稽的兰亭。

我们所到的绍兴会稽兰亭,是东晋时王羲之等四十二文士的曲水流觞、修稧雅集之处。在那次雅集中,王羲之借着已有的几分醉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面,顷刻写就了被称为千古之冠、书法艺术达到登峰造极之颠的〈兰亭序〉,王羲之更因此被人们推为“书中之圣”。

所谓“兰亭修褉、曲水流觞”,乃古名士约定雅集的活动。“修褉”是中国古来的风俗。每逢春花三月,兰蕙送香的时候,古人就采取百花香草,洗澡洁身,祭神欢宴,以避灾祸。“修褉”原来在每年三月上巳日举行,魏晋以後,固定在三月三日,从洁身祭神,洗除不祥的原意,又逐渐转变为玩赏景物,饮酒作诗,临流聚会的“野宴”大会。参加的高人雅士坐在曲折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冲到那个人的面前,他就拿起杯来喝酒,喝完後要作诗一首,世称“曲水流觞”。从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中,可推想当时热闹的情景了。

回想当时我们一行人到了兰亭曲水之处,水畔两侧早已站满了人。我们不知是何事故,也趋前趁热闹看个究竟。只见当时有两位穿著晋朝衣服的少女,注黄酒觞内,置水上。酒觞漂流到我面前停了下来,一时兴起,我便举觞而尽。孰料晋服妆扮的女孩对我说:“觞既尽,请题诗。”原来这景点为了增加游客的兴趣,也效古代“曲水流觞” 之例,谁饮了水上流觞之酒,谁就得即席赋诗。我不知就里,把酒干了,也就被逼即席吟诗了:


绍兴会稽兰亭即兴题咏

羲之稧帖书中圣
千古毫端仰典型
昔日流觞吾不在
今时黄酒饮兰亭

由於时间紧迫,就祗好以绝诗矇混过去,想不到还被当场的游客击掌鼓励呢。


8/09/2010

为道文章不值钱


这是筆者在2010年8月4日發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为道文章不值钱

徐持庆

2010/08/04 2:49:08 PM


除了司马相如一篇文章能赚黄金百斤之外,从来文章不值钱!

话说汉武帝把陈娇皇后贬在长门宫里,陈皇后对曾经有过的旖旎温情念念不忘。阿娇皇后心有不甘,她听说汉武帝非常喜欢司马相如的文采,对他的辞赋都加以诵读,于是便拿出黄金百斤送给司马相如,请他为自己写一篇赋,希望感动汉武帝这负心郎回忆旧情,能够有回心转意的一天。

自古文人多落拓

这相信是有史以来世上最值钱的一篇文章了。

由于文章卖不了钱,文章缺价,因此自古文人多落拓,身穷家困。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名远播,但亦几乎一生穷愁潦倒,多病穷愁,甚至有三餐不继、连茅屋亦为秋风所破的无尽哀愁。

清代大文豪曹雪芹,虽然写出了震撼后世的不朽作品《石头记》,最终还得过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困窘日子,然后“荒冢一堆草没了”。文章乏价,人文知识分子的悲惨历程真堪哀叹。

另一位清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黄仲则,才气直逼谪仙。家贫力学,16岁参加常州府童子试获第一名秀才。然“生于盛世运偏消”,时乖命蹇,使他有“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之苦况,因而有“百无一用是书生” 的慨叹,毕生穷愁潦倒,终于郁郁而死,年仅35岁就贫病以终。

历年来,我曾为大马画家郑少如免酬卖过每幅最少2000令吉的画作不下一百帧。有一次我对郑少如说:“我为你卖过很多画作,每幅都过千元,现在请你也替我卖一些诗作。谁要诗作,我可代写,然后署他的名字,视为买主自己的创作,每首只收稿金3令吉。” 结果等了数年,一首均未卖出。这虽似笑话,但确是实情。

大马中文写作人相信不下千数,若他们想以稿酬养家活命,想是比攀蜀道还难!据知当今大马中文媒体副刊发给一般文学作者的创作稿酬,每100字不会超过3令吉,真是文章不值钱呵!

宋时宰相吕蒙正,幼年时家贫,虽然好学,却不得志,在腊月(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风俗灶君上天日,特写了一首诗:“一炷清香一缕烟,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文章无价的凄苦之情表露无遗。

难怪诗人慨叹:“都言祸水能亡国,几见文章可治穷。”



8/04/2010

幸拜元词河北赵



这是筆者在2010年7月21日發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幸拜元词河北赵

2005年,我在广州暨南大学进修。有一天,一位毕业了的师兄突然返校莅访赵维江老师,我们的硕导赵老师素重情谊,课後邀宴共同叙旧。酒酣之际,醉醒之间,大家要求我即席赋诗以为赵师及诸同门助兴。

乘著几分酒意,我开始即席吟哦:

蒙邀叙旧乐盈盈
感我师尊万斛情
幸拜元词河北赵

三句一下子吟成,就等著第四句的律联对句了。在继续写下去之前,让我对第三句作些註解:

幸拜元词河北赵:赵,指赵维江老师,河北人,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兼硕士班导师,现任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於金、元词方面之研究与开拓贡献甚多。整句是说:“我们有幸能拜在专擅金、元词的河北籍赵老师门下。”

至此,要续吟第四句就很不容易!可是句子既已吟出,就衹好硬著头皮应付了。

要续吟第四句为什么就很不容易呢?因为第三句的“元”是朝代,必以朝代作对;“词”是文学名词,必以文学名词作对;“河北”是省份名称,必以省份名称作对;“赵”是姓氏,必以姓氏作对,而且这姓氏还必须是要用“八庚韵”的字。这麽多的“规限”,要即席吟题绝对不容易,当时心情忐忑,准备放弃这第三句。可是突然灵光一闪,使我续吟出了第四句:

等随宋学洛阳程

﹙按:程,指程颐,宋代洛阳人,与兄颢同为北宋理学创立者。弟子为求列门墙,每於门外等候,立雪盈尺,因有“程门立雪”之美谈。﹚

上述第四句的吟成,或者就是古人所谓的“妙手偶得之”吧。在我的写诗生涯中曾出现过很多次有如上述的“幸运经历”。

谨把当日即席吟成的一律录下:

蒙邀叙旧乐盈盈
感我师尊万斛情
幸拜元词河北赵
等随宋学洛阳程
芸窗喜共磨经籍
雅座欣陪醉醴酲
今日先傾聯誼酒
復期折桂酒重傾

上文發表後,我特地寄了該報的刊稿給恩師趙維江,作為師生一段情的紀念。想不到趙師收稿後,馬上給我和了一詩寄來,不但情義深重,該和詩更是精采絕倫!謹將趙師來函及惠詩附下,以留永念:

持慶先生:

寄來大作已閱,多謝有心,保留下來這段美好記憶。展讀宏章,頗感慨之,聊和一首:
月輪常缺不常盈
緣份偶來成綺情
入室依稀大馬客
臨歧恍惚黯羊城
我品劉伶醒若醉
君吟太白醉猶醒
鴻飛一葉廬邊樹
廬主金尊攜夢傾
趙維江於羊城一葉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