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筆者在 2010年8月18日發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曲水流觞即席诗
徐持庆
2007年8月,我与诗友到中国作“文学之旅”,其中一个景点是绍兴会稽的兰亭。
我们所到的绍兴会稽兰亭,是东晋时王羲之等四十二文士的曲水流觞、修稧雅集之处。在那次雅集中,王羲之借着已有的几分醉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面,顷刻写就了被称为千古之冠、书法艺术达到登峰造极之颠的〈兰亭序〉,王羲之更因此被人们推为“书中之圣”。
所谓“兰亭修褉、曲水流觞”,乃古名士约定雅集的活动。“修褉”是中国古来的风俗。每逢春花三月,兰蕙送香的时候,古人就采取百花香草,洗澡洁身,祭神欢宴,以避灾祸。“修褉”原来在每年三月上巳日举行,魏晋以後,固定在三月三日,从洁身祭神,洗除不祥的原意,又逐渐转变为玩赏景物,饮酒作诗,临流聚会的“野宴”大会。参加的高人雅士坐在曲折的溪水两旁,司令的人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冲到那个人的面前,他就拿起杯来喝酒,喝完後要作诗一首,世称“曲水流觞”。从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诗中,可推想当时热闹的情景了。
回想当时我们一行人到了兰亭曲水之处,水畔两侧早已站满了人。我们不知是何事故,也趋前趁热闹看个究竟。只见当时有两位穿著晋朝衣服的少女,注黄酒觞内,置水上。酒觞漂流到我面前停了下来,一时兴起,我便举觞而尽。孰料晋服妆扮的女孩对我说:“觞既尽,请题诗。”原来这景点为了增加游客的兴趣,也效古代“曲水流觞” 之例,谁饮了水上流觞之酒,谁就得即席赋诗。我不知就里,把酒干了,也就被逼即席吟诗了:
绍兴会稽兰亭即兴题咏
羲之稧帖书中圣
千古毫端仰典型
昔日流觞吾不在
今时黄酒饮兰亭
由於时间紧迫,就祗好以绝诗矇混过去,想不到还被当场的游客击掌鼓励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