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2011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

QiaoMengChiYen_OldLogo

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这是作者在2011年10月20日发表在南洋商报商余版的一篇文章


敲梦痴言:霹雳文艺研究会溯源(上篇)
徐持庆
商余2011-10-20 15:28

霹雳文艺研究会前会长章钦在〈商余〉发表了多篇有关文艺会的文章后,对我说:“我因较迟才参加文艺会,因此只能述说文艺会后期的事。你是文艺会的创会会长,应该清楚霹雳文艺研究会创会前后的事迹,因此请你执笔写写文艺会创立的点滴,以给后辈作‘史料’ 参考。”

听了章钦的邀约,我真的有无限感触:既感慨韶华之易逝,亦缅怀当日之风光。回想起当初策划成立文艺会,至今匆匆已过了将近50年。

创作研究班

那是1964年的事了——

蕉风出版社联合全国校长职工会霹雳分会,在怡保筹备举办一个为期六天的创作研究班。由于这种活动当时在霹雳尚属“创举”,当这个消息在报上披露后,霹雳州很多青年及中学生都感到万分雀跃,因此吸引了当时数十位热爱文艺的在职青年与学生参与。

这次活动由当时的蕉风出版社社长黄崖亲自莅临怡保奔走策划。1964年12月3日晚上,一个隆重的开学礼在霹雳华人树胶公会举行,接着一连六晚举办了如下的文艺讲座:

﹙1﹚陈郁菲主讲《陶潜的生平和思想》;﹙2﹚彭士驎主讲《旧诗的欣赏和创作》;﹙3﹚许健吾主讲《词的创作》;﹙4﹚吴鹤琴主讲《新诗研究》;﹙5﹚胡德馨主讲《中国的旧小说》及﹙6﹚黄崖主讲《小说创作》。

奠下坚固基石

同年12月21至27日,蕉风出版社更在槟城海滨举办了一次“北马青年文艺创作研究生活营”,使参加过文艺创作研究班的青年有另一个机会聚集一起,也使当时出席者有机会共同策划文艺活动,为日后成立的文艺研究会奠下了坚固基石。

参与生活营的朋友回怡后,决定每周在茶楼聚会,继后更在怡保玫瑰园租间小屋子作为交流与活动的场地,并命名此为“蕉风文艺研究班”,而当时大家属意由我负责带领这个团体进行活动。

经费问题

在此期间,最使大家伤脑筋的是经费开支的问题。当年我们一班都是穷小子,唯有向有经济能力的长辈及商家沿家逐户去求捐助。这期间我们尝尽了白眼,味透了人世炎凉,能够捐到时值的五元十块已算是天大的幸事。这是霹雳文艺研究会在1965年至1968年的“孕育期”我们所亲身经历过的事。

当年我在下霹雳一个交通十分不便的小渔村任教职,回怡一趟至少要花上八个小时以上的车程才可到达,每周一次带领这个团体进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件异常吃重的工作。因为每周要安排讲座,加上当时研究班多数倚我筹措活动经费,而我身在“异域”,却无法抽身从事此等筹款工作,留怡时间又十分紧迫及短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就想推掉这门“苦差”。

当时大家正动了结束“蕉风文艺研究班”的念头,可好恰在这时林木海﹙慧适﹚却从居林转到了怡保的怡和书局工作,于是黄崖就恳请木海接手我的工作,带领研究班进行活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