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指我于诗后附上注绎文字是蛇足之举。但个人认为传统诗词因以古典文体创作,比较深奥,所以我才在诗后附上注绎文字,目的是使读者易于领悟诗意。
宋代贺铸的《青玉案》词最后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问“闲愁”,接着却一连写了三个抽象的景物,如果沒有注绎,一般读者又如何看得出它竟然就是答案呢?
“闲愁, 其无垠就好比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其瀰漫就好比满城翻飞的柳絮,其绵长不断令人烦恼就好比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我近日《八十自況》诗中有下录几句:
“靜養性靈儔白鶴,細鋪牋絹寫青峰”。我写白鶴非白鶴,青峰非青峰。所以我将这两句语绎“我靜養性靈儔傍著有高尚潔行的人,細鋪牋絹描寫大自然的風光”。(“白鶴”喻“有高尚潔行的人” ;
“青峰”喻“大自然的風光”) 。
另一句“寄世廉頗實感天”, 如不注解,有读者会不明“廉頗”
所指者何。因此我加注:“廉頗: 戰國時期八十歲的廉頗,晚年仍想為國效力,但最後還是沒能得到重用。後‘廉頗’被用來喻老人。”并語绎:“我這八十岁老叟今日尚可寄存世上實在要感激上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