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2013

敲梦痴言:惊喜连连

DSCN3645 左起王春鑫、翁文豪、陈重恩、徐持庆夫妇参观“静物油画” 画展

是水果季节了 001 《是水果季节了》
 

敲梦痴言:惊喜连连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8-29

翁文豪在他的“石头画廊”为新加坡陈重恩画家举办“静物油画”个展,我与郑少如画家南下麻坡,参观这个展览。

这次到麻坡使我惊喜连连:
首先惊喜的是能够参观到陈重恩精采静物油画,满足了我这位自认爱画的人的观赏慾、饕饱了我对渴画的观赏馋。
对绘画非常执着
陈重恩今年37岁,2000年新加坡南洋美专毕业后,从事广告设计业。重恩对绘画非常执着,他对我说,只要有一笔画不满意就整晚睡不着、到了一定要画到满意才搁笔的程度。我十分理解重恩作画过程的痛苦与挑战,因为作为一个写作人,我又何尝不是时刻面对这种挑战?由于醉心绘事,重恩放弃了设计业,改行专心写画,做一个专业画家。
重恩擅长静物油画,笔下作品很接近日常生活,充满了浓郁的南洋风味,因此我对他的画作很有真实的感觉。
我很欣赏他那幅《是水果季节了》。背景以红色为主,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一虬红彤彤的红毛丹就是整幅画作的中心主角,旁边衬了一瓣带核的蜜瓜、一个瓷瓶、瓶上站着一只红面的鸚鹉。那红毛丹壳外白里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壳上青中带緑兼略呈浅黄色的毛丝,在在都突出了这水果的新鲜与生命力,使人有忍受不住要伸手摘一棵尝尝的冲动。
既惊喜又感动
再令我惊喜的是,我20多年的好友、新加坡五大顶尖画家之一的王春鑫也在画展现场。前此他曾说过要送我一幅他的作品作为我夫妇金婚庆典的贺礼。几年前我到新加坡拜访春鑫,当时十分欣赏他刚从云南丽江写生回来的一系列画作,表示很想收藏他的一帧《丽江》作品,想不到这次他把《丽江》带到麻坡亲自送给我夫妇,满足了我收藏他作品的慾望,怎不令我既惊喜又感动!
再令我惊喜的是,文豪一见我到来就说要有东西给我看。当大夥酬酢告一段落,文豪拉我进他的画室,拿出他最近绘写的几十帧钢笔线条画给我欣赏。呵,张张精品,帧帧显露着文豪特有的细腻精致风格。前时我只从面书上看到他的作品,现在文豪把我看作知音,让我有机会先睹为快看到他的从未发表过的一批原作真迹,还即席写了一帧送我,这又怎能不叫我惊喜连连呢!

8/22/2013

敲梦痴言:文章缺价

敲梦痴言:文章缺价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8-22

从雅波兄在〈商余〉版的《助人以诚勿倒置》一文惊悉:有文艺出版基金主办当局订出规则,“竟然是当写作者的‘呕血之作’出版后,主办当局送上100本书籍给作者则了事,其余权益全归当局所拥有。这不是‘白天打劫’吗?凭什么只付100本书,即把作者的‘心血’活吞?”

我认为这就好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农夫辛勤耕种,批发商却以贱价收购农穫,再把农产品在市场高价出售赚利一般!真个是“撰稿日至午,心血贱如土,谁知稿中字,粒粒皆辛苦”呵!呜呼,文章何价?

由于文章卖不了钱,文章缺价,因此自古文人多落拓,身穷家困,有如杜甫,有如曹雪芹。“都言祸水能亡国,几见文章可治穷。”

宋时宰相吕蒙正,幼年家贫,虽然好学,却不得志,在腊月二十四日,民间风俗灶君上天日,特写了一首诗:“一炷清香一缕烟,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文章无价的凄苦之情表露无遗。

版费高达35万零吉

但亦有例外的,吾友写了一册《股票投资心得》的书,单是出版社给他个人的版费就高达35万零吉,谁道文章不值钱?在当今讲求功利的社会中,不值钱的就只有脱离了功利的文艺稿了。

2007年,我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书,在讲明该书内文字数、页数、印刷数量之后,遂议定了印刷费用,出版社就嘱我将书稿寄去。当出版社收到我的书稿后,竟寄来一信说:“本社阅稿后非常欣赏你的著作,茲谨送上人民币5000元作为对阁下的奖励!”

当时真叫我既诧且喜!我诧异的是在这全球都讲求功利的社会中,竟有出版社还能在“无偿”的情况下、无条件地“以款奖文”。我喜的并不是5000元的物质价值,而是他们对文章的尊重与认可!我们的文艺出版基金当局何不亦以此为法?

文艺出版基金当局诸公可否知道,尽管文章缺价,但我们写作人的作品并非马马虎虎、草草写成的,而是每篇作品都经过花心机、做功课、蒐故事,筛选情节、增删修改然后才交出来的。请勿践踏我们的心血,请尊重我们,“贱价收购”是对写作人的一种莫大的侮辱呵!

8/15/2013

敲梦痴言:鹣鲽情深五十年

IMG_1737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IMG_1598
鹣鲽情深五十年


IMG_1927
共切旦羔


IMG_1944
醇醪共畅

 

敲梦痴言:鹣鲽情深五十年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8-15

当我携挈着穿上裙褂的老伴进入礼堂时,
两人都感到此刻比当年新婚时还要兴奋
愉悦,真是既温馨、又陶醉,顿时感到
这应是我俩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了。


去年我们一家闲聊时,言及我夫妇于1963年结婚,转瞬就要50年了,大家都认为在我倆结缡半个世纪的2013年,应该举办一个金婚庆典。于是孩子们马上着手策划筹备,终于在今年8月3日为我俩举办了一个“鹣鲽情深五十年”的金婚庆典。

孩子们刻意地布置了整个金婚典礼的现场:入门处是两幢布满鲜花的高矗花柱,地上铺上50尺长的红地毯,地毯两旁高挂了10对大红灯笼,主家席后面的壁上挂上金黄色与粉红色相间的绸幔,绸幔上标出了“徐持庆李若梅鹣鲽情深五十年”13个立体金黄色大字,使到整个金婚庆典的现场,布置得突出了金婚的主题,充满了既浪漫又温馨的气氛。

一生中最难忘时刻

最难得的是我所发帖邀请的260多位宾客100%出席。当晚嘉客满堂,热闹非常,喜庆祥和的气氛让人心悅神畅。当我携挈着穿上裙褂的老伴进入礼堂时,两人都感到此刻比当年新婚时还要兴奋愉悦,真是既温馨、又陶醉,顿时感到这应是我俩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了。

能有如此美好圆满的庆典,真要感谢好些人,因此我在致谢辞时说:

“今晚要感谢我俩的儿子及大女儿,他两人负责编剧及担任导演。再要感谢我俩的么女儿,她是本剧的制片(制作现场播映的幻灯影片)及总监制。亦要感谢我们的谊女谭银煥及内子的弟妇陆秀珍,她们担当剧务助理。更要感谢前述一众人等及她们的丈夫共同投资制作,邀来一双50年不变的最佳拍档,担纲主演今晚这出《鹣鲽情深五十年》的舞台剧。但是更要感激的是今晚买票入场的260多位Fan士嘉宾出席本剧的首演礼。因为有了你们260多位的参与,《鹣鲽情深五十年》这出的舞台剧才得以成功演出!”在一片掌声及饮胜声中完成了我的致谢辞。

欣然当我的书僮

其实我最要感激的是我的太太若梅!她当年不嫌我清贫而下嫁于我,为我主持中馈,做我的贤內助。在困难的处境中她与我相扶共勉,虽然生活清苦但还是乐在其中。当年她为了不让我一个人独居而放弃城市生活,到荒僻的渔村陪我,这份奉献实在令我感激。10年前我到广州暨大深造,她又欣然为我伴读,作我的“书僮”,为我在异地的起居筹谋。现在虽已进入晚年,但我并不作夕阳之叹,我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好报答她的恩情。诗曰:

不嫌贫苦嫁黔娄,厨臼躬操作好逑。
泉涸相濡同命鲋,箪瓢共乐泣衣牛。
索居渔泽怜卿奉,侍读羊城为我谋。
方好夕阳何虑晚,报君执手五湖舟。

无愁无悔迈过艰苦岁月

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结褵一起能生活至金婚的夫妇世上亦属少数。我俩有幸并肩生活经过半个世纪,早年虽困住柴门,但亦无愁无悔地携手迈过那段艰苦的岁月。若梅常与我伴吟伴读,温馨沁入诗词之内,日子就如此地随著明月偷偷地飞逝了。岁月虽近黄昏,但这对我俩又有何窒碍呢?衹因嗣辈都已斐采蔚成。我有《金婚赋笔》一诗:

杜言七十古来稀,缡结金婚世亦微。
有幸并肩经半纪,无愁携手历柴扉。
梅香每伴诗香沁,岁月偷随朗月飞。
虽近桑榆何所碍?衹缘嗣辈蔚芳菲。

8/08/2013

敲梦痴言:如烟往事话髫龄

敲梦痴言:如烟往事话髫龄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8-08


髫龄时候(13岁以前),我在农村祠堂上课读书,由一位村中老儒生授课。

当时二战刚结束,中国处于国共内战时段,时势不稳,政局纷纭,连流通的货币也不时更換。我当年就曾用过金圆券(货币名),可是约半年后却換成另一种货币关金券,金圆券却成了废纸而不用了;几个月后甚至把乾隆通宝、光绪通宝、孙大头及袁大头(有孙中山及袁世凯头像的铜钱)等也搬出来作货币用。最后更实行物物交换作买卖,倘村民给商店的农作物价高于所购商品,商店就用本身发行盖有自己商号印章的硬紙皮当货币用作找赎。

当年沒有出版商印刷课本,怕是收到钱后货币突然更換变成血本无归,因此我的学堂连课本都没有。当时只靠老师在黑板上抄出文句,我们把文句抄在玉扣纸上装钉成册,这就是我们的课本及课文了。

我们念的不是《三字经》、《幼学琼林》或唐诗宋词等儿童启蒙读物,念的却是白话文。我还记得当时一篇课文是这样的:

“爸爸来,妈妈来,抱弟弟,哥哥跳,小狗叫。小猫三只四只,白马五匹六匹。牛奶有益,鸡旦更妙。”

村人因为生活穷困,沒有几个人有机会念书,故此文化程度相对地低。

成了 “写信佬”

我们村子地处僻壤,加上政局蜩螗,很难找生计,因此多往外洋讨活。在村人要给外洋亲人写信时,我既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就全都嘱我捉笔。我虽属髫齿,却顺理成章地成了村中的“写信佬”。当然那是义务不收费的,但年中也有为他写过信的送来几粒鸡旦,当作酬劳。

那时村中学堂是全日制上课,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小休回家用膳,膳后重返祠堂上课。

老师时常警告我们,小休返校前不得到池塘玩水,因怕我们遇溺。如果小休返校时检查到我们头发有水分的痕迹,就必受罚。可是炎炎夏日,我们又怎能抗拒沉浸一泓池水的清凉诱惑呢?于是我们全部刮光头,顶上不留一发,叫老师无法查得顶上水迹。

可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小休前老师在我们几个“光头顽童”的掌心,以红硃砂毛笔写上各自的姓名,谁的名字因游泳而褪色的就加以处罚。这件童年趣事我至今难忘。

8/01/2013

敲梦痴言:马新古诗札根浅探

敲梦痴言:马新古诗札根浅探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8-01

马新新文学诞生于1919年,但旧文学中的诗词并未因此从文坛退位,而是继续开花结果,其创作之多肯定是《全唐诗》的倍数产量;可是迄今仍少有专门机构或文学史家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理和研究。

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马新新文学界对旧体诗词相对地陌生外,但最大原因更可能是由于研究马新文学史的泰斗方修,在编撰《马华新文学大系》时,把马华旧文学等同中国文学的一个支流而归类到中国本土去,把它排挤出马新文学主流之外。

侭管新、马旧体诗词目前被文学主流疏远及有边缘化之势,相信有一天它將会被文学史家包括在马新文学史之内,所以现在就应对旧体诗词作出研究,把史料保存以免散佚,好使它日后成为马新华文文学研究的资料。

诗社之设立,吟唱不辍

中国国民很久以前就向海外发展,到目前海外华人总数大约已达到4千万人。而东南亚的华裔却占了全球海外华人总数的70%。诗词爱好者更有诗社之设立,吟唱不辍。

中国大陆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政治的原因,旧体诗词创作几呈衰亡之势,而在远离本土的流寓文人,却仍然能在海外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其中原由是什么?

要了解此一现象,就应从上世纪流寓文人的“祖国”情意结、从旧体诗词这种作为表述功能的文体、以及从南洋当时当地的文化、地理和政治背景上去着手研究、去追根探源。

上世纪中日战争时期,海外文人眼看“祖国”的政治动荡,于是对“国事”殷切关心的诗人,就以他们最能掌握的文体----旧体诗词去抒发对故国的思想感情,写出与中国政治运动遥相呼应的诗章。

马新因地处南洋,思想比较自由,文禁不严,政府对诗人作品的控制尺度,亦相对地较大陆文网严酷的“铁幕”宽松,无虑于“秋后算账”。南洋的诗人就幸运地在这样的政治、文化、地理大环境与氛围之下,在上世纪得以利用古典诗词充份表现自我,畅所欲言,而当地报章亦给予刊载。就因为中国跟马新的整体政治与文化大环境不同,便使得马新为什么在大陆的旧体诗坛衰微之际,仍能一直保持着创作活力及能夠札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