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五) 《山雨欲來》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五)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山雨欲來

柳綹鵝黃發嫩枝,綠茵處處正神馳。

東風吹綻梢頭蕊,南國爭殘局內棋。

山雨欲來憂楚虐,寒流若到避秦遲

瘴霾穢氣期能靖,好使群黎盡展眉。

 

註:

1)楚虐:指拷打虐待。楚,落葉灌木,枝干堅勁,可以做杖,古代的刑杖稱楚。楚本是植物,此處用“借對式”,將“楚”借作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對下句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字。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楚虐”、“ 秦遲”就對上了。

 

2)避秦: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

 

  柳絲綻發鵝黃的嫩芽,綠茵鋪遍令人神往。春風把枝頭的花卉都吹綻了,可是在這明媚的季節裏南國卻有人相爭殘殺於棋局之內。局勢已到了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到時真怕人們會受到虐害,這股寒流若真的到來,恐怕要躲避也來不及了。希望有機會能夠掃靖瘴霾穢氣,好使大家都心情喜悅、舒展眉頭。

 

2021-4-1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8/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四) 《笑 我》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四)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笑 我

笑我經書作枕眠,吟情如水漾涓涓。

卷翻司馬床前讀,榻下求羊壁上懸。

誤盡青春因煉句,蘸殘硯墨未名篇。

推敲每似賈生戇,熬夜耽詩苦擾纏。

 

註:

1司馬、求羊:司馬,漢代史家司馬遷。求羊,漢代品行高潔的隱士求仲與羊仲二人的並稱。此頷聯中的“司馬”和“求羊”是用“借對” 的方式來創作的。“司馬”(司馬遷)是“一”個人的“姓”,“求羊”﹙求仲、羊仲﹚是“兩”個人的“名”,此兩詞本難成對仗。但筆者卻用詩聯中特有的“借對”方式,把“司馬”的“司”借來作為動詞的“司”(掌管),把“求羊”的“求”借來作為動詞的“求”(懇請)以對,然後用“馬”對“羊”。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司馬”、“ 求羊”對上了。

2)榻下壁上懸:東漢陳蕃當官時,一般不接待客人。據《後漢書·陳蕃傳》載,陳蕃到豫章任太守,結識了徐孺子。徐是個品行高潔的士人,陳蕃便在官署中特地為他設了一張専床高懸壁上,每當徐孺子來訪便放下懸榻,待他離開後,再把床懸掛起來。後以“下懸榻”喻禮待賢士。

3)賈生戇:賈島一日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正呆戇沉思時,適韓愈經過,謂曰:“作‘敲’字佳矣。因為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後因以“推敲”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斟酌。

可笑我把經書當作枕眠,詩情似水般蕩漾慢慢淌流。我在床前翻閱司馬遷的《史記》,平日我禮待品行高潔的賢士。因為寫詩煉句誤盡了自己的青春,可惜用盡筆墨心機至今尚未創作出一首名篇。我常像賈島般呆戇地推敲詩句,熬夜耽詩被它苦苦擾纏。

 

2021-9-10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6/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三) 《落花》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三)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落花

春光九十逝何如,蜂蝶難求結伴呼。

樑燕啣歸巢北廓,杜鹃墮去泛西湖。

绿苔掛褐应知瘦,紫硯題紅為恤孤。

百畝庭中嗟淨盡,劉郎重到嘆玄都。


        上詩頷聯中的“樑燕” ﹙雀形目燕科属鳥類﹚是動物名詞,“杜鹃” (雙子葉綱杜鵑花)是植物名詞,動、植物本難成對。但用詩聯中特有的“借對”方式,巧妙地把植物的“杜鹃”借來作為動物的“杜鹃”以對動物的“樑燕”;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動物「樑燕」、就巧妙地與植物的 “杜鹃”對上了。


        九十日的春光為何如此急速地就過去,再難見到蜂蝶呼儔結伴飛來了。樑燕啣着落花歸去貼在北廓的樑上築巢,杜鵑花的落絮也墮隨流水漂向西湖而去。看到绿苔上掛着枯褐色的敗絮就应知道花殘枝瘦,因此磨墨為花兒題詩,為的是憐恤凋落的花兒,不忍令它覺得孤苦飄零。對着百畝庭中凋落淨盡的桃花,唐朝詩人劉禹錫重遊玄都觀時也曾興起無限感嘆。


1-12-2014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4/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二) 《九江潯陽樓》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二)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九江潯陽樓               

名樓名酒號潯陽,吊古吟腔韻轉昂。

揚子波瀾牋上湧,宋郎氣慨壁中藏。  

反詩一闋驚官府,大義群英劫法場。

水滸耐庵描鑿鑿,惹來佳話誦柴桑。


註:

﹙1﹚頷聯:揚子,指揚子江,長江之別稱。詩中頷聯“揚子波瀾牋上湧,宋郎氣慨壁中藏”中的“揚子”為江名,“宋郎” 為人名,本不屬對,但我借江名“揚子江”的“揚子”兩字對人名“宋江”的“江郎”,拆開來就成了同屬姓氏的“揚”對姓氏的“宋”,人物稱謂的“子”對人物稱謂的“郎”,於是此聯遂成工對了。

(按, “揚”姓為中國罕見姓氏,如中国西漢末年的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揚雄。)


﹙2﹚反詩:施耐庵《水滸傳》小說第三十九回載:宋江怒殺閻婆惜,罪成發配江州﹙九江﹚。一日上潯陽樓喝酒,乘著酒興,在壁上揮毫題有一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被官府認作反詩。


﹙3﹚柴桑:柴桑是九江之舊稱。


        潯陽樓是名樓,潯陽酒是名酒,都以潯陽為名。我到潯陽吊古,看到了這名樓名酒,吟腔就轉得激昂了。揚子江的波瀾湧上了我的詩牋,宋江當年的氣慨也似乎就藏在樓壁之中。宋江在樓壁上題有一首反詩,驚動了官府,被判死罪,他的一班講義氣的英雄兄弟竟為他去劫法場。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把此事描寫得十分真確,惹來一段佳話傳遍柴桑 。 


2005-8-21 詩成於江西九江潯陽樓       


7/22/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一) 《夜誦》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一)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夜誦 

問余日月怎生過,帙帙盈箱待琢磨。

四處夜蛩鳴北苑,三更燈火誦東坡。

苦來未怯由他耳,老去其能奈我何?

序屬深秋花尚艷,籬邊一簇正婆娑。


註:

1)頷聯:“四處夜蛩鳴北苑,三更燈火誦東坡”的“北苑”是地名(偏正結構,北+苑);“東坡”是人名(專有名詞,指蘇軾),為兩個異類詞性,本來不可屬對,但以詩律中的“借對格”來屬對則成工對矣。此聯把人名的“東”借成方向詞的“東”來對方向詞的“北”,把人名的“坡”借成地名的“坡”來對地名的“苑”,則成了“方向詞”對“方向詞”、“地名詞”對“地名詞”的工對了。


        若問我日子是怎樣過的,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在琢磨滿帙滿帙的書本中渡過的。當北邊庭院的夜蟲在四處鳴叫時,我卻在燈下研讀東坡的詩詞直到深夜三更。辛苦由他去,我從未怕過吃苦;年華老去又豈能奈我何呢?若果用歲序來比喻年齡,我可算已到了深秋,但我這朵秋花還非常嬌艷,還像一株充滿生機的花兒婆娑地長在籬邊。 

                

2003-11-17 於廣州暨南大學宿舍


7/20/2025

炎 夏 (怡保山城詩社七月份詩課)





 炎 夏 

(怡保山城詩社七月份詩課)


炎炎夏日火龍球,

釜甑蒸炊汗直流。

故執輕羅搖杜扇,

好消溽暑喘吳牛。


註:

(1)火龍:神話傳說口中噴火的神龍。


(2)輕羅搖杜扇:引用唐代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扑流螢”的典故(“輕羅”“杜扇”),以優雅的消暑動作反襯炎熱。杜牧原詩寫秋夜清涼,此處反用其意,更顯夏日之難熬。輕羅指扇面。 


(3)喘吳牛:語出“吳牛喘月”。中國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筆者以牛喻己,流露出自我調侃的豁達與無奈,進一步烘托暑熱之極。


        炎炎夏日像一個燃燒的火球高懸天際熾熱得像火龍噴火一樣,使人感到彷彿處在蒸籠之中被蒸炊一樣汗水直流。因此手執輕羅小扇不停搖動,好得驅散令人喘息不停的暑熱。 


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日 於怡保敲夢軒




7/17/2025

山家

 





山家

階砌迴廊綠意稠,
結廬翠嶺傍溪流。
瀑衝浪致風消夏,
葉落聲傳籟唱秋。
盞舉常招青篠酌,
山居遙眺白雲浮。
隣翁有作時邀和,
引得王孫駐足留。

註:
(1)王孫駐足留:漢代淮南王劉安門客淮南小山《招隱士》的賦作有句云:“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此句化此典反其意而用之,謂此山家是足以吸引流連的雅境,因此駐足而不思歸矣。

        台階走廊之間滿眼皆是繁茂綠意,茅廬依山傍水而築。夏日瀑布衝擊山石瀑浪激湧引風陣陣使人感到夏天的暑熱都消除了,而秋來葉落聲聲如籟猶如天籟之音傳入耳際。常常舉盞邀請青竹共酌使人有與竹林七賢共飲的感覺,山居遙眺白雲浮蕩又可引致無限遐思。隣翁有詩作時常邀唱和,引得我在山家駐足流連而不思歸矣。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於怡保敲夢軒

7/08/2025

摯友馮時能伉儷着意安排與林水檺師尊重聚於粵潮酒樓

 






摯友馮時能伉儷着意安排與林水檺師尊重聚於粵潮酒樓


未謁師尊十數秋,

今宵重聚粵潮樓。

當年有幸蒙青眼,

此際無偏盡白头。

暌別班荊謀雅席,

相逢牽線倩良儔。

幾番花信催人老,

舉盞參商喜不休。


註:

(1)班荊:指故人途中相遇、鋪荊席地共敘舊誼。


(2)參商:參宿位於西方,商宿位於東方,此兩星宿絕不會同時出現於天空。參商比喻分別而無法相見。此處反用其意,表示難得相聚卻竟然相聚。 


        沒有跟老師見面已有十多年了,今宵我們在粵潮酒樓重聚。感激當年有幸蒙老師知遇之恩,此際上天不會偏袒任何一個人大家都已白头。我們離別了很久欲謀重聚共話舊誼,有幸摯友為我們牽線安排促成此次重逢。經過幾番花開花落我們都老了,本來難得相聚的我們卻竟然相聚在一起舉杯實在令人歡喜不盡。


二零二五年七月八日 於吉隆坡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