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09

對聯 / 楹聯

我於古典詩詞略有創作,但對對聯的寫作卻不甚在行,因此從來沒有將自已的對聯貼在網上。

對聯雅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對聯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專有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瑰寶。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對聯的聯文平仄協調,對仗工整。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聯文字數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甚至到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的寫作方式跟律詩中的頷、頸二聯的格律相同。

我在對聯方面也曾嘗試過創作。很久以前就曾替自己的敲夢軒撰過一聯:

敲不成詩,敲詩賈島迷門外
夢曾化蝶,夢蝶莊周悟簟中

我從小就喜愛寫傳統古典詩詞,但幾經推敲,一直寫不成滿意的詩句,有時簡直就像賈島般在寺門外癡迷地推敲﹙我當然無意以賈島自況﹚,還是無法跨入詩詞的門檻,因此就有「敲不成詩,敲詩賈島迷門外」之嘆。而當時對莊子的文字又正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覺得莊子那種萬物平等的齊物論很具哲理。莊子以夢蝶來寓意我即是蝶,蝶即是我的萬物齊一之道,達到忘我的境界,指出忘記自身的存在,使我們解脫物理世界的束縛與困擾,別人的幸福就當做自己感受到幸福,這就是生存的最高境界,因此就以夢蝶作為下聯。

除了上述的敲夢軒門聯外,我還給敲夢軒的客廳撰了一聯:

雅客遙臨,客雅如詩詩款客
醇情漫沁,情醇似酒酒添情

1936年,張學良聯同楊虎城在西安為逼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而採取了一次軍事行動,史稱西安事變。張、楊兩將軍曾多次向蔣介石建議,要求蔣介石放棄反共內戰政策,實行聯共抗日的方針。而蔣介石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張、楊的建議加以駁斥和拒絕。經過週密計劃和充分準備之後,張學良、楊虎城于12月12日晨6時,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東北軍到臨潼的華清池挾持扣留了蔣介石,迫蔣聯共抗日,後蔣終因答允聯共抗日而獲釋。張學良接著送蔣到南京,蔣介石飛回南京后,立即把張學良拘禁起來。張學良因聯同楊虎城擄扣上司被軍事法庭審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隨後被特赦,張本人並未服刑,卻被蔣長期軟禁臺灣五十年。2001年10月,張學良以百歲高齡長逝於美國檀香山寓所,余有輓張學良一聯如下:

擄蔣令諸侯,事變西安囚五十
聯楊成敗將,寃埋臺島墜千尋

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先生領導之同盟會在廣州起義,准備攻佔清朝廣東、廣西兩省長官之官府,可惜事敗,這批擔當道義的先烈灑熱血,捐軀殞首,殺身成仁,當時殉難者八十餘人,其中七十二人被收葬於廣州黃花崗公塚之內。此壯烈事蹟至今雖然經已過了百年,但他們對推翻帝制所作的功蹟是不可抹殺的,他們的典範應千秋記載,節義可嘉。1995年9月余旅廣州,瞻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碑,撰得下聯:

範著千秋,擔道先驅飆碧血
事經百載,成仁烈士葬黃花

2003年余肆業拉曼大學。中文系同學要出版一本文刊,編委會將該刊命名為《蔓苑》,意即謙謂刊中文字是蔓草一叢,未敢稱雅。編委會徵求我為該刊首頁撰寫一聯:

蔓屬蒹葭,蔓草翻成荷夏綠
苑裁玉樹,苑花鬧作杏春紅

2004年7月,彭士驎詞長辭世。時余客廣州,負笈暨南大學,噩耗自大馬傳來,驚聞好友駕鶴,又未能憑棺而奠,遂撰一聯遙祭:

書齋覓贈詩,低迴怯誦行雲句
客館傳哀耗,霹靂驚聞駕鶴詞

廣州暨南大學歷史悠久,至2006年立校已屆一百週年。在此百年期間,暨南大學歷盡滄桑,曾因戰亂四遷校址:上海、南京、福建、廣州。2005年春,暨大為了慶祝2006年立校一百週年,以校園內明湖畔的「日亭」,向世界撰聯人士徵聯。余應徵撰寫,幸獲獎中選,校方並將該聯印在一百週年校慶紀念的T-Shirt之上發售。聯曰:

日月百齡悠,四地滄桑成夏課
亭臺三越秀,一池煙雨沐春風

2004年11月,余與諸友在廣州沿江路大沙頭碼頭乘金舫號遊船夜遊珠江。衹見珠江兩岸,豪宅林列,據云皆巨賈貴胄所屬。余等遊船泛夜,甚有東坡泛一葦之所如的感受,遂成一聯如下:

華廈臨江,兩堤王氏烏衣巷
遊船泛夜,一葦蘇翁赤壁舟

杭州西湖真屬名都隹處,殊值一遊。余挈內子若梅於2005年3月27日,以整日時光,遍遊西湖景點,此余第三次之西湖遊蹤也。是次遊程,自雇舟車而往,自適其適,較前兩次隨團之「跑馬看花式」遊覽勝多矣。更可慶幸者,此次遊湖,巧遇煙迷霧鎖之天氣,西湖盡呈「煙雨江南」之特有景色,別有一番情趣。騁目煙雨畫橋、風帘翠幕、雲掩堤沙、霧迷疊嶂,空濛迷離之旖旎風光,一一映入眼簾,美兮極矣!宋代詞人柳永,當年曾自度一詞《望海潮》,極寫杭州之繁華景象及西湖之旖旎風光,將西湖以至整個杭州之特徵概括出來,歷來傳誦不衰,實為柳永金雕玉砌之作。據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三云:「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謹題一聯以為西湖之讚:

志渡為聞歌,詞傳柳譜金雕句
情迷因鎖霧,雲掩蘇堤玉漱灘

2008年怡保法雨寺建廟,徵求我為該寺之楹柱,以「法雨」兩字冠首撰寫兩聯:

法果勤栽,共結佛緣修慧骨
雨花漫墜,同沾寺澤證禪心

法說生公,聚石為徒頭盡點
雨飄武帝,感天降蕊眾皆沾

後一聯上聯的生公,即道生法師,年輕時就證入了心寂三昧,悟到了甚深的平等佛性,平等法性之理。當時《涅槃經》只翻譯了六卷,開頭講一闡提人不能成佛(一闡提指没有善根,罪大惡極之人)。而年輕的道生法師以自己的修證,由眾生皆具平等佛性之理,提出不同的論點,認為一闡提人也能成佛。道生法師说:佛性是平等的,法性也是平等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事物皆有法性。所以,一闡提最终也會發起善心趣入佛道。這一論點跟當時佛教界的主流觀點不同,被認為是大逆不道、邪知邪見,眾人一致把他擯出了道場。生公只好跑到南方,居止在江蘇的虎丘山。南方的和尚看他是被北方趕出来了,有外道之見,也排擠他,没有人聽他說法。生公只能給石頭說法,把石頭排好,跟石頭說:一闡提人也可以成佛,你們說對不對。石頭都點點頭。

下聯的武帝是指梁朝梁武帝。梁武帝時佛教盛行,相傳武帝請高僧雲光法師在江蘇南京市市南,築台講經說法,感動蒼天,天上降落花蕊如雨,信眾皆沾法雨,此講經台便名雨花台。

撰了上述兩聯,半年後住持要我為法雨寺再撰兩聯:

瓣香炷出慈雲 二諦同參堪見性
寶筏航離苦海 一心共證可忘機

由知佛證菩提 三垢三塗皆孽障
且看蓮開紫竹 一花一葉盡慈悲

按:

二諦:佛教語,指真諦和俗諦。諦的意思即實理。佛家的道理叫真諦,世俗的道理叫俗諦。

三垢:《無量佛經》稱貪、嗔、癡為三垢。

三塗:佛教語,也叫三惡趣,指地獄、餓鬼、畜生。《僧一阿含經》十三:「若比丘有此三不善根者,墮三惡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