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013

敲梦痴言:《霹雳月刊》的沧桑

敲梦痴言:《霹雳月刊》的沧桑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9-26

我在37年前出版《霹雳月刊》,回首前尘有一段至今难忘的沧桑历程。

《霹雳月刊》交给中央印刷有限公司承印,可惜出版到第3期就停刊了。停刊的原因是:

1.承印商发生了某些他们自己也不能预见的问题,无法再照协议的条件承印《霹雳月刊》。

2.没有印务局肯跟我们签订“如期出版”(每月1期)的合同。因为印务局认为若要像中央印刷有限公司般以每本3角3分承印,利润太微,不如印刷“标头纸”更好,因为印标头纸会多3、4倍利钱;倘还要签下如期出版的合同,到时必须被迫放下其他利润较丰厚的印务来赶印《霹雳月刊》,因此就不肯签订如期出版的合同了。

3.肯跟我们签订如期出版合同的却又索价甚高。因为印标头纸比印《霹雳月刊》利钱高3、4倍,他们索价当然要高3、4倍了。

预计每期亏蚀

《霹雳月刊》的股东曾预计每期亏蚀1000元,以筹集到的资金(1万元)加上广告费,应可支持1年的出版费用。《霹雳月刊》交给销售代理的发行价为每本6角5分,售价9角,当时每期只能售出1000本左右(以收到销售代理交来的实销书款计算)。当遇到上 述印务上的难题时,我召集股东商议。股东认为我们出版《霹雳月刊》虽然“佇金待蚀”,但股东跟我的协定是要出版12期以上才把资金亏完的(大家认为这样才值得),现在意外发生了,倘继续出版,印刷费骤增3倍,只能再出版3期,违反了当初股东协议的原则(即每月出版1期,每期印5000本,每本印刷费以3角3分计算,出版1年),结果股东决定宣布停刊。

我在刊后的〈敬告读者〉栏内把上述的停刊原因告诉读者,同时说明将在本期出版后的一个月内,把长期订户的订费一一退回。

《霹雳月刊》宣布停刊后,不断地得到各地读者的关怀,有来函本刊慰问的,也有通过报端讨论的。有些读者知道我们要退回订費,竟来函“拒收”,说是作为精神上的支持;有些则把余款全数购买《霹雳月刊》以示大力支持。凡此种种,使我明白热心推动文艺的亦有人在。只可惜这类有心人的人数太少,未能汇成一股力量。

我一人唱独脚戏

我是一位在职工人,《霹雳月刊》的事务只能利用工余时间去处理。我在《霹雳月刊》的职位是:杂役、广告招徠员、组稿、校对、发行主任、书记、财政、经理及总编辑。換句话说,《霹雳月刊》只有我一个人在唱独脚戏,一身兼任各职,但从未向出版《霹雳月刊》的“霹雳企业公司”支取任何薪酬。(只是出版到第3期,我邀请雅波为我策划《书简清谈》及《文艺信箱》两版,以减轻个人的编务负担。)

在发行方面,梹、霹、雪、森、柔、甲各州我均委有一名销售总代理,有70%是各州的派报公会会长或会员,另30%则为文艺界的朋友。在这些总代理中,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那70%属于派报人的总代理均能按照议定给我结算书款,可是那30%属于文艺界朋友的总代理却赖了我的账,自始自终都沒有给我结算过一分钱。

9/19/2013

敲梦痴言:荟马新精英作者于一炉的《霹雳月刊》

 《霹雳月刊》创刊号
《霹雳月刊》创刊号


敲梦痴言:荟马新精英作者于一炉的
《霹雳月刊》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9-19

我在1976年至1977年出版过3期纯文艺杂志《霹雳月刊》。70后的大马写作人相信甚少知道《霹雳月刊》的存在。可惜《霹雳月刊》只出版了仅仅3期就宣布停刊,它应是大马文坛最短命的一份纯文艺刊物了。如果《霹雳月刊》日后尚可作为大马文坛研究资料的话,那我就把它聊备于此,以作保存。

《霹雳月刊》为16开本,每期46页。侭管只出版了3期,但只要查阅一下这3期的作者阵容,就能推知《霹雳月刊》当日在大马文坛的确曾漾起过触目的波澜!

创刊号的作者有:

韦晕、方北方、原上草、绍文﹙朱自存﹚、温任平、雨牧、雅波、温臧、方徹、年红、莫理、翠园、朱昌云、静远、良贯、巍萌、看看、金叶子、李锦宗、寒星、符肇流、晴川、关杰、端木虹。

第2期的作者有:

麦秀、游牧、冰谷、雅波、端木虹、莫河、夏之雷、原上草、曹苓、杨升桥、罗会林、翠园、莫理、涵玉、小小、李锦宗、林琼、丘梅、瀟枫、郑可、李若梅。

第3期的作者有:

马仑、绍文﹙朱自存﹚、温任平、杨水源、雅波、溫祥英、林风、冰谷、艾文、麦秀、碧澄、叔权、刘前度、方北方、黄海明、端木虹、溫梓川、青莹、翠园、黄润岳、文戈、李锦宗、商晚筠、杨柳、赵令江、丁云、符气南。
 
作者阵容都非常强大

《霹雳月刊》每期的作者阵容都非常强大,他们大都是当日大马文坛的一时隽彦,是当时本地其他文艺杂志极难在每1期都能有这么多精英作家萃荟在一起的鼎盛阵容。

上述包括马新两地的文艺精英作家,至今时隔将近40载,很多已归道山;但目前仍领风骚、活躍于文坛的尚为数不少。

我当日本想将出版《霹雳月刊》的概念交给霹雳文艺研究会去践行,可惜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是不允许这么做的,而推动文风又是我当年的热切志向与兴趣,因此也就不自量力地以个人的名义去经营,并非想藉此盈利甚或沽名。

出刊之前,首先得洽妥印务及解决经费问题。在隆、怡、梹三地,我先后到过10数家印务局及报社商洽印务事宜,最后八打灵“中央印刷有限公司”的冯先生听了我的出版计划与宗旨后,欣然应允支持与协助,以微利承印《霹雳月刊》。我们双方协定:每月出版1期,每期印5000本,每本印刷费以3角3分计算,出版1年(12期)。
 
筹集出版经费

我是一位穷教员,为了筹集出版经费,我邀了7位老友(非文艺界朋友)作为《霹雳月刊》的股东,他们都无条件地每位各自拿出1000元现金给我作为出版经费,并声明只要照着跟“中央印刷有限公司”的协议去做,则不问盈亏,甘愿为文艺而“蚀光为止”。跟着我以1万元资金注册了一间“霹雳企业公司”,着手向内政部申请出版准证。

当时是1975年,我还在教育界工作,是一名政府公务员。政府公务员守则规定,教员是不许出版刊物的,于是我只好搬出内子李若梅,以她的名义去申请出版准证。经历多番奔走、波折及“钻营”,出版准证终获批准,李若梅成为总编辑,《霹雳月刊》终于在1976年出版了。

9/12/2013

敲梦痴言:成熟与肤浅

敲梦痴言:成熟与肤浅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9-12


这里所说的成熟,并非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而是指个人心理行为及思想观念从幼稚发展到趋向成熟完善的阶段。

社会是复杂而迷人的大舞台,我们要抱持理智的观念去克服面对的诱惑与难题,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应是成熟的最高境界了。

成熟的反面就是肤浅,是庸俗与市侩的表现。遗憾当今社会还有一大批肤浅得可怜的人。

杂志上曾看过一段讽刺某类肤浅庸俗妇人在人前“晒命”所说的话:“昨天买了一只劳力士手表,10几万罢了,当买件衣服穿啦。”“昨天闹着玩,买了层1百多万的公寓,不打算租给人了,丟在那儿算啦。”(大意如此)。这类肤浅的人多可怜呵!

高山无语深水无波

更有些肤浅的人为了出风头,刻意賺人氣,自我制造“名人”假象,却乏内涵实学。虽知强势的人未必是强者,高山无语、深水无波,却具其宁静深沉的境界;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香,这就所谓有麝自然香了。成熟的人应珍惜羽翼,理智地做该做的事,不可做出肤浅幼稚的行为。

一个人从幼稚趋向成熟往往要经过一段很残酷的过程,因为其中必然经过无数挫折、痛苦与磨炼,然后才能收得成熟的果实。但一种幸福的人生往往属于成熟的人才得以拥有的。

人总不能因为过程残酷就放弃争取成熟,反之应努力接受磨炼。就如学生求学就必需在学问上下功夫磨炼,在老师严历的教导下,学问才成熟起来,本身才变得丰腴厚实,生活才会幸福,这就跟谷类蒸熟成饭,吃了才能长出丰满的肌肉一样。汉朝王充《论衡•量知》:“学士简练於学,成熟於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也”就是这个道理。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有一段很值得与大家分享的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愿大家告别轻狂幼稚的举动,淡定从容地去升华自己的德行,使自己修练成一个成熟的人。

9/05/2013

敲梦痴言:让你久等了

敲梦痴言:让你久等了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9-05

我1959年考入师訓学院,1961年毕业成为一位正式教员。

我以初中三资历参加师訓,因此薪金被编入最低薪级。若以当时的薪金及“社会环境”计,绝无能力供子女接受大专教育。故此在教育界服务了20年后,我在1982年离开杏坛从事建筑行业,希望可以“经济转型”,能有机会让孩子接受大专教育。

在教育行业我受过专业訓练,属科班出身;可是转到建筑行业,我对工程完全陌生,是一位外行的“初哥”。

1982年,我公司标到霹雳和丰兴中小学的建校工程。我是今天丢下杏坛的粉笔,翌日就马上到和丰去全权负责兴中小学的建校工程。对我这位“初哥”来说,这可算是一项无比巨大的挑战。

教学与建筑不相关行业

因为教学与建筑是两种互不相关的行业,虽然当时我工地聘有熟练的工程主管(俗称Kepala),但要我面对一窍不通的工程,心情的忐忑真不是凭一支笔管就可以渲写出来的!

想到自己虽未接受过建筑工程的专业訓练,但我可以从头学起呀。于是那天在工地上我拉了Kepala到一旁,躲在树荫下,请Kepala替我恶补课业。

Kepala不惮其烦地教我一码石屎要用多少洋灰、多少沙石;1000粒砖可结成面积多大的墻;那一支是2分铁、那一支是3分铁……。他是不惮其烦地教,我是聚精会神地学。蓦地学校書记气急败坏地前来对我说:“总算找到了你,大夥正等着你去行动土礼呵。”

原来那天校方请来了当年的工程部长、和丰区国会议员三美威魯前来举行动土仪式,仪式表上注明建筑商是列席动土礼的一员,我却因为恶补工程课而悠忽了此事,耽误了仪式的进行。我忙对主礼嘉宾三美威魯道歉:“请原谅,让你久等了!”

1989年,我投标一个工程。中标前业主照例要约见一众投标的建筑商。我在业主办事处等候约见,等了差不多1小时,业主前来问我:“请问你的老板为什么还不见到来呢?” 我说:“我就是你约见的建筑公司老板。” 业主笑着说:“你看上去更像一位教员或公司的‘财庫’,我还以为你的老板未到,想不到你就是老板。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这回可不是我这位像教员多过像商人的建筑商让别人久等,却是别人让我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