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梦痴言:施舍的原则
南洋商报副刊. 商余. 文学
2013-06-13
有一80余高龄的老者,每月总会有一两回携着一支二胡,到我们早茗的茶肆逐桌要求茶客听他拉奏邀赏。可是十之九九都拒绝老者所求,就只有我们这一桌让他拉奏,每曲赏他1、2令吉。
尽管我们知道他奏得荒音走调,但总是让他奏完《平湖秋月》,然后《饿马摇铃》,又再《雨打芭蕉》,最后在我们一片赞美声中给他一些奨赏。我们之所以赞美他,所给小费又对他说那是“奨赏”,是不愿让他感受到他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有些学童在学校假期会到茶肆兜售糕点,赚些钱补贴家用,他们是值得嘉许的。可偏有些茶客老要跟这些小童计较讨价,甚至还想占小便宜多拿一两块糕点,这种行为真令人鄙夷。这些学童如果不是家庭困难,怎会小小年纪出來兜售?其实他卖什么你就买点,算是给他施予或体恤,而不是占他便宜。
《朱子治家格言》有几句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溫恤。”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交易,不要斤斤计较占他们便宜,应当体恤他们靠体力谋生不易。
对别人作出帮助或施舍,应該出以真诚,然而当今社会,几许“善士”却以此沽名钓誉。
据说有次一场火灾将一寺庙化为灰烬。主持领着弟子化缘,希望重建寺庙。由于时值寒冬,僧众都在露天住宿,境况堪怜,因此连一个乞丐都将乞來的钱捐了出来建庙。
由于化到的钱不多,不敷建庙,主持便到镇上最富有的一户人家去化缘。这富豪答应捐一笔巨款,但有个条件:在寺庙门口为他塑个像,以让人知道寺庙是他建的。
这富豪的塑像终于矗立在建成的寺庙前,但人们并没有多少感恩之心,相反倒是有一些厌恶之情。寺庙重开那天,这富豪在他的塑像下方功德牌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竟然排在一个老乞丐的后面。他愤而质问主持。主持说:“因为你施舍的是钱,而那个乞丐施舍的是心。”
大文豪托尔斯泰施舍了些钱给乞丐,朋友对他说,你就不怕这是骗子吗?托尔斯泰语重心长的说:“我施舍的不是钱,是人道。”
我们施舍亦应本着人道的心肠,无私地奉献。
1 則留言:
这拉二胡的老者已许久未见出现,不知是否健康有问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