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010

台下掌声浑一梦




这是雅波在2010年6月28日登在《南洋商报》〈商余〉版上的一篇文章


台下掌声浑一梦

雅波


在马华文坛上,要发扬与提倡古典诗词,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徐持庆(叔权)在其诗集《敲梦轩诗 稿》(第二辑)自序中,就直接的说,在五四运动以后,古典诗词已被排挤出中华文学创作主流之外,不论是海内外所编印的《中文文学大系》,都不约而同的没把古典诗词收集在内,这对古典诗词的发展、传播、保存与延续,都是十分不公平与不利的。

说起来,这也是桩“残酷”的事实。即使是编汇《马华文学大系》,亦没考虑古典诗词,似乎那是个不存在的透明体。我认为既然别人不写,各地诗社的文友,不妨自力更生,由自己来撰写本身的马华古典文学发展史。而撰写最佳人选,莫过于由徐持庆率先担起。因他曾是怡保山城诗社的前社长与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同时远赴中国修读硕士学位,专攻古典诗词。理应将其 所学,贡献社会,好让古典文学在马华文坛上再度活跃起来。

中华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倘若我们漠视古文学的存在,日后就很难对中华文化产生“爱意”与“敬意”,试想,如果我们不读古诗或不喜欢古诗,当你到达寒山寺,你会对张继的《枫桥夜泊》产生好感或美感吗?

创作动力永无停息

许多人认为优美的古诗词,都让古人写完了,所以今人大可搁笔。我可不认同此话,创作的生 命与动力,是源源不绝,永无停息的。古人写古人的诗词,我们是借古体而写今人的诗词,为何要存心阻止?太过于霸道了罢。虽然曾有领导人不鼓励年轻人花太多 时间去写古诗词,但他可没说,其他人一律不准写。不然怎会留下“还有今朝”的千古绝唱。

在徐持庆的诗集中,我较喜欢他写的“掌声”,其中“台下掌声浑一梦,须臾响过静无痕”,是佳句。尚有“沐猴而冠”的“无才莫妒鹏千里,乌合原知貉一丘”,这正是我目前的写照,因“无才”者皆属“一丘之貉”也,而沐猴更绝,因此猴徒具人形,虚有其表,实无人性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