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25

八月荷花別樣紅 (山城詩社 2025年08月詩課)(其 二)

 

八月荷花別樣紅

(山城詩社 202508月詩課)

 

(其 二)

 

閒棹蘭橈訪藕船,田田葉影蕩漪漣。

蒼天下降凌波女,綠浦漂浮月殿仙。

蓮實未吟心內苦,芙蓉齊詠水中妍。

此情試問誰能解?顧影臨流祗自憐。


註:

1):頷聯:凌波女,洛神,水系之神;月殿仙,嫦娥,月宮之仙。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於怡保敲夢軒

8/15/2025

閱許烈邦詩兄懷念當日許、徐、周、張四人共聚暢飲吟詠的重貼文字,感而依前韻謅成下律

 



閱許烈邦詩兄懷念當日許、徐、周、張四人共聚暢飲吟詠的重貼文字,感而依前韻謅成下律

徐持慶

 

遐思如絲孰與斟?軒齋惟剩寂孤吟!

真期席上甌重舉,好自壺中句再临。

雲樹祗相懷永夜,盟情幸未負初心。

曲成惜乏周郎顧,無復琴簫奏和音。

 

註:

1)雲樹:典出唐代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一方,祗能遙相思念。)


2)曲成惜乏周郎顧:周子善詞長已仙遊。


  遙遠的情思如絲綿延誰能與我對飲共敘?書齋裏祗剩下寂寞孤獨的吟詠聲。我真心期望能在席上再次與大家舉杯,好使佳句自壺中再度斟倒出來。然而大家阻隔迢迢祗能徹夜彼此相望懷想,幸我們的盟情不變未負初心。可惜曲成卻沒有了周郎那樣的知音來賞識,再也聽不到像從前琴與簫般合奏的和美之音了。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四日 於怡保敲夢軒

8/11/2025

八月荷花別樣紅 (山城詩社 2025年08月詩課) (其 一)

 

八月荷花別樣紅

(山城詩社 202508月詩課)


(其 一)

 

淨直滄浪濯,亭亭十里塘。

淤泥出青蓋,潔灧沐紅裳。

靜賞霜前色,憐雨後妝。

三秋吟桂子,柳永頌荷香。

 

註:

1)霜前:霜,降於冬;霜前,指冬季前,即秋季,呼應詩題“八月”。

 

2)尾聯:宋代柳永在他的《望海潮》詞中寫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

 

  潔淨而筆直地漱滌於水中,挺拔婀娜高聳直立在十里荷塘之上。青色的荷葉從淤泥中長出來,紅裳沐浴在潔淨的水中。靜賞秋霜未至時的荷塘景象,猶愛新雨初歇後芙蓉的秀麗紅妝。宋代柳永在他的《望海潮》詞中寫過“秋天桂花飘香,夏季荷花十里”的句子。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日 於怡保敲夢軒

8/09/2025

奉和許烈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 (其 二)

 奉和許烈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 


(其 二)

 

手痛仍吟剩作癡,鼠標旦夕尚頻移。

君因我傳佳玉,我愧酬君乏好詞。

且待筋痊盧令舞,暫停詩憫黍離悲。 

陰霾散去晴天現,雨過雲收總有時。

 

註:

1)剩作癡:指最終只剩下愚癡。剩作癡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經過種種經歷和磨難後,最終仍未能開悟,反而變得更加愚昧。

 

2)盧令:《盧令》是《詩經·齊風》中的篇名,詩云:“盧令令,其人美且仁。”。盧:黑毛獵犬。令令:即“鈴鈴”,獵犬頸下套環發出的響聲。這是贊美獵人的詩,寫聽到獵犬的悅耳鈴聲,就想到一個壯美、勇武的人。

 

3)黍離悲:《黍離》是《詩經·王風》中的篇名;悲:憐憫。黍離悲,指對國家殘破,今非昔比的哀嘆

 

  我罹患滑鼠手疾的手痛折磨但前些時仍未開悟而如常寫詩,每日還是繼續過度滑動鼠標操作電腦。承你眷愛傳來慰問的好詩,但我卻慚愧沒有好詞酬和以報。且待我腕部筋胳康復痊癒後再如勇士般揮灑詩情勇武地舞動鼠標創作,現在祗好暫停寫作那些悲憫國家殘破今非昔比的哀嘆詩詞。一似陰霾終會散去般病痛將痊癒,那時雨過雲收便是滑鼠重操之時。

 

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怡保敲夢軒

8/07/2025

奉和許烈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 (其 一)

 奉和許烈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

 

(其 一)


摘章弄墨早耽癡,七十年來性未移。

憂國常揮三嘆筆,遣懷軋仿拾遗詞。

操盤成疾不勝苦,滑鼠罹傷實足悲。

醫囑必需停戳鍵,復原便是再吟時。

 

註:

1)拾遗:指擅撰憂國憂民詩的唐朝詩人杜甫,杜曾擔任拾遺的官職,後人稱他“杜拾遺”。

 

2)頷聯:三嘆,動詞,深深慨嘆,表示嘆息的動作。拾遺,名詞,唐代言官,職掌規諫朝政缺失。“三嘆”為動詞;“遺”為名詞,本不能成為對仗,但用“借對式”,將“拾(十)”借作數量詞,以對上句的數量詞“三”;將“遺”借作動詞,以對上句的動詞“嘆”,在語義轉化與格律容變中,本無對仗之可能的字組,便化拗為順,成為工整的對仗了。

 

3滑鼠:此處“滑”字作動詞滑動解,指“滑動鼠標”。滑鼠,又稱鼠標mouse),是一種用手點擊、拖曳等的電腦輸入工具。

 

  早年沉迷舞文弄墨,七十年來這種性格從未改移。憂國憂民常執筆長嘆,抒懷寫詩效仿杜甫遺風。如今因操作鍵盤而成疾真個苦不堪言,推滑鼠標傷手實在令人悲嘆。醫生叮囑必須暫停操作鍵盤打字,待康復之日便是重拾詩筆之時!

 

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於怡保敲夢軒

 

附:許烈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元玉

追唐迷宋已成痴,萬首詩成一鼠移。
輕視筋傷猶覓句,頻傳指痛止尋詞。
十番求診無靈藥,一念停吟惟己悲。
李白持樽撈月去,徐翁筆啟疾除時。

 

附:劉可斌方家奉和許列邦方家《悉徐持慶前輩指患滑鼠疾停筆詩壇有感》元玉

醉月泛觴著韻痴,多年雅興未稍移。
偶沾筋骨成傷痛,也惹詩人有怨詞。
暫擱飛揚風採筆,忍拋乖世歲時悲。
願君守誓舊期約,四季相於唱詠隨。

8/05/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八) 《憶荒村》

 

借 對 (八)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憶荒村
   

漁村執教繭囚蠶,荒僻蓬居椏答庵。

夕作多番更漏子,旦填幾闋憶江南。

每逢佳節臨重九,輒念紅顏至再三。

雨後交通凴舨艇,於今回首當閒談。

 

註:

1)椏答庵:庵,茅屋、草舍。椏答庵,馬來亞用茅櫚葉搭建屋頂的房子,稱atap屋。

 

2頷聯:更漏,古代夜晚看漏刻而知時間,引申為時間的意思。子,作“人”解。此句“更漏子”指夜晚看著時間溜走的人。憶江南,此處喻指憶念家鄉。《更漏子》是詞牌名;《憶江南》也是詞牌名。今用“借對式”將“更漏子”(計時之人)與“憶江南”(思鄉之情),兩詞在詩中的語義轉化為詞牌名《更漏子》與《憶江南》,如此便化拗為順,成為工整的對仗了。

 

3)頸聯:“重九”為名詞,節日名;“再三”為副詞,屬於基數詞。節日名和副詞本不能屬對,但用借對法,以「重/再」(副詞性)、「九/三」(基數詞)的雙重借對,破解名詞與副詞的格律對仗壁壘。把“重、再”都作基數詞;把“九、三”都作數量詞。那麼“重”與“再”,“九”與“三”, 就工整地對上了。

 

  被派到漁村執教好像有被繭綑蠶一樣的感覺,我寄住在荒僻漁村蓬草蓋成簡陋的椏答宿舍裏。多少個晚上我都成了睜眼看著時間溜走的人,白天又會填幾闋思念家鄉寄調《憶江南》的詞。每逢像重陽這樣的佳節到來,就會再三地思念起家鄉的紅顏。那荒僻漁村的交通十分不便,遇到雨天道路一片泥濘就不能行走,祇有依靠乘坐舢舨小木艇出入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況就辜且把它當作閒談吧。

 

2021-12-1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8/03/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七) 《優 悠》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七)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優 悠

小樓鎮日盡耽癡,喜有鴻妻伴詠詩。

不羨奢豪金谷宴,獨鍾隱晦玉溪辭。

一壺陸茗生禪思,三徑陶籬洗俗姿。

欲效靈均滋九畹,遍栽蕙芷共蘭芝。

 

註:

1)鴻妻:據《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載:梁鴻之妻孟光,有賢德,鴻食,光舉案齊眉。後以“鴻妻”借指賢德之妻。

 

2)頷聯:金谷宴,指西晉富豪石崇金谷園的奢豪盛宴。玉溪辭,唐朝李商隱別號玉溪生,其無題詩寫得隱晦迷離。金谷為地名;玉溪為人名。地名人名本不能屬對,但用借對法,把金對玉,谷對溪,就工整地對上了。

 

3)頸聯:陸茗,唐朝陸羽,擅品茗,著有《茶经》闻名於世。陶籬,東晉陶潛《飲酒》詩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後因以“陶籬”指恬淡自然的旨趣。

 

4)靈均滋九畹:屈原字靈均。《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畹,十二畝曰畹。又指田三十畝曰畹。

 

  在小樓上整天耽癡吟詠,幸喜有妻子陪着我吟哦。不羨慕奢豪的盛宴,唯獨鍾情於李商隱詩中寫來隱晦的辭句。品着一壺香茗便會令我進入清靜寂定的心境,隱居三徑恬淡悠然便可洗脫俗塵。欲效屈原在園圃內種花,裁種出滿園的蕙芷蘭芝。

 

2021-11-22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8/01/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六) 《自 勉》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六)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自 勉

廢酒從來未廢詩,毛錐楮硯伴時移。

筆花欲出姚黃色,墨韻偏無李白姿。

怎得高山飄逸籟,好凌下里俗庸詞。

因知鐵杵須勤琢,磨化成針黹錦絲。

 

註:

1)毛錐楮硯:毛錐,筆的代稱。楮,落葉喬木,樹皮是製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紙的代稱。毛錐楮硯,指筆、紙、墨、硯。

 

2)頷聯:姚黃,花名,即牡丹,千葉黃花,出於民間姚氏家。姚黄為北宋洛陽牡丹的極品。本詩頷聯以“姚黃”對“李白”。“姚黃”是花名,“李白”是人名,本不能屬對。但本詩以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借對法”, 將“李白”轉化為“白色的李花”,與“黃色的姚牡丹” 屬對,於是就構成“花名 + 顏色”的工對了。

 

3)白雪、下里:《白雪》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高雅歌曲,後用以泛指高格調的詩歌。《下里》是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俚俗歌曲,後用來指非常俗的、很一般的詩歌。

 

4)籟:本指孔洞所發出來的聲音,後泛指所有的聲音。

 

5)黹:刺繡。

 

  我祇是停止了飲酒卻沒有停止寫詩,筆紙墨硯還是陪伴著我過日子。我想用生花之筆描寫牡丹的艷色,但卻無法寫出李白那種韻味來。怎麼才創作出《高山流水》般高格調的作品,好來擺脫《下里巴人》那般庸俗的詞調。因此我知道自己這根生銹鐵杵還須勤加磨淬,好得把它磨成針來穿上錦絲刺繡出美麗的花紋。

 

2021-11-12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30/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五) 《山雨欲來》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五)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山雨欲來

柳綹鵝黃發嫩枝,綠茵處處正神馳。

東風吹綻梢頭蕊,南國爭殘局內棋。

山雨欲來憂楚虐,寒流若到避秦遲

瘴霾穢氣期能靖,好使群黎盡展眉。

 

註:

1)楚虐:指拷打虐待。楚,落葉灌木,枝干堅勁,可以做杖,古代的刑杖稱楚。楚本是植物,此處用“借對式”,將“楚”借作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對下句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字。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楚虐”、“ 秦遲”就對上了。

 

2)避秦: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後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

 

  柳絲綻發鵝黃的嫩芽,綠茵鋪遍令人神往。春風把枝頭的花卉都吹綻了,可是在這明媚的季節裏南國卻有人相爭殘殺於棋局之內。局勢已到了將有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到時真怕人們會受到虐害,這股寒流若真的到來,恐怕要躲避也來不及了。希望有機會能夠掃靖瘴霾穢氣,好使大家都心情喜悅、舒展眉頭。

 

2021-4-1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8/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四) 《笑 我》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四)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笑 我

笑我經書作枕眠,吟情如水漾涓涓。

卷翻司馬床前讀,榻下求羊壁上懸。

誤盡青春因煉句,蘸殘硯墨未名篇。

推敲每似賈生戇,熬夜耽詩苦擾纏。

 

註:

1司馬、求羊:司馬,漢代史家司馬遷。求羊,漢代品行高潔的隱士求仲與羊仲二人的並稱。此頷聯中的“司馬”和“求羊”是用“借對” 的方式來創作的。“司馬”(司馬遷)是“一”個人的“姓”,“求羊”﹙求仲、羊仲﹚是“兩”個人的“名”,此兩詞本難成對仗。但筆者卻用詩聯中特有的“借對”方式,把“司馬”的“司”借來作為動詞的“司”(掌管),把“求羊”的“求”借來作為動詞的“求”(懇請)以對,然後用“馬”對“羊”。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司馬”、“ 求羊”對上了。

2)榻下壁上懸:東漢陳蕃當官時,一般不接待客人。據《後漢書·陳蕃傳》載,陳蕃到豫章任太守,結識了徐孺子。徐是個品行高潔的士人,陳蕃便在官署中特地為他設了一張専床高懸壁上,每當徐孺子來訪便放下懸榻,待他離開後,再把床懸掛起來。後以“下懸榻”喻禮待賢士。

3)賈生戇:賈島一日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正呆戇沉思時,適韓愈經過,謂曰:“作‘敲’字佳矣。因為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後因以“推敲”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斟酌。

可笑我把經書當作枕眠,詩情似水般蕩漾慢慢淌流。我在床前翻閱司馬遷的《史記》,平日我禮待品行高潔的賢士。因為寫詩煉句誤盡了自己的青春,可惜用盡筆墨心機至今尚未創作出一首名篇。我常像賈島般呆戇地推敲詩句,熬夜耽詩被它苦苦擾纏。

 

2021-9-10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6/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三) 《落花》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三)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落花

春光九十逝何如,蜂蝶難求結伴呼。

樑燕啣歸巢北廓,杜鹃墮去泛西湖。

绿苔掛褐应知瘦,紫硯題紅為恤孤。

百畝庭中嗟淨盡,劉郎重到嘆玄都。


        上詩頷聯中的“樑燕” ﹙雀形目燕科属鳥類﹚是動物名詞,“杜鹃” (雙子葉綱杜鵑花)是植物名詞,動、植物本難成對。但用詩聯中特有的“借對”方式,巧妙地把植物的“杜鹃”借來作為動物的“杜鹃”以對動物的“樑燕”;這樣一來,把本就對不起來的動物「樑燕」、就巧妙地與植物的 “杜鹃”對上了。


        九十日的春光為何如此急速地就過去,再難見到蜂蝶呼儔結伴飛來了。樑燕啣着落花歸去貼在北廓的樑上築巢,杜鵑花的落絮也墮隨流水漂向西湖而去。看到绿苔上掛着枯褐色的敗絮就应知道花殘枝瘦,因此磨墨為花兒題詩,為的是憐恤凋落的花兒,不忍令它覺得孤苦飄零。對着百畝庭中凋落淨盡的桃花,唐朝詩人劉禹錫重遊玄都觀時也曾興起無限感嘆。


1-12-2014 於美國德州翦茗齋

 

7/24/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二) 《九江潯陽樓》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二)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九江潯陽樓               

名樓名酒號潯陽,吊古吟腔韻轉昂。

揚子波瀾牋上湧,宋郎氣慨壁中藏。  

反詩一闋驚官府,大義群英劫法場。

水滸耐庵描鑿鑿,惹來佳話誦柴桑。


註:

﹙1﹚頷聯:揚子,指揚子江,長江之別稱。詩中頷聯“揚子波瀾牋上湧,宋郎氣慨壁中藏”中的“揚子”為江名,“宋郎” 為人名,本不屬對,但我借江名“揚子江”的“揚子”兩字對人名“宋江”的“江郎”,拆開來就成了同屬姓氏的“揚”對姓氏的“宋”,人物稱謂的“子”對人物稱謂的“郎”,於是此聯遂成工對了。

(按, “揚”姓為中國罕見姓氏,如中国西漢末年的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揚雄。)


﹙2﹚反詩:施耐庵《水滸傳》小說第三十九回載:宋江怒殺閻婆惜,罪成發配江州﹙九江﹚。一日上潯陽樓喝酒,乘著酒興,在壁上揮毫題有一詩:「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被官府認作反詩。


﹙3﹚柴桑:柴桑是九江之舊稱。


        潯陽樓是名樓,潯陽酒是名酒,都以潯陽為名。我到潯陽吊古,看到了這名樓名酒,吟腔就轉得激昂了。揚子江的波瀾湧上了我的詩牋,宋江當年的氣慨也似乎就藏在樓壁之中。宋江在樓壁上題有一首反詩,驚動了官府,被判死罪,他的一班講義氣的英雄兄弟竟為他去劫法場。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把此事描寫得十分真確,惹來一段佳話傳遍柴桑 。 


2005-8-21 詩成於江西九江潯陽樓       


7/22/2025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一) 《夜誦》

 詩文重貼之


借 對 (一)

        “借對”是律聯中一種較為特別的對仗方式或方法。所謂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就叫做“借對”。


夜誦 

問余日月怎生過,帙帙盈箱待琢磨。

四處夜蛩鳴北苑,三更燈火誦東坡。

苦來未怯由他耳,老去其能奈我何?

序屬深秋花尚艷,籬邊一簇正婆娑。


註:

1)頷聯:“四處夜蛩鳴北苑,三更燈火誦東坡”的“北苑”是地名(偏正結構,北+苑);“東坡”是人名(專有名詞,指蘇軾),為兩個異類詞性,本來不可屬對,但以詩律中的“借對格”來屬對則成工對矣。此聯把人名的“東”借成方向詞的“東”來對方向詞的“北”,把人名的“坡”借成地名的“坡”來對地名的“苑”,則成了“方向詞”對“方向詞”、“地名詞”對“地名詞”的工對了。


        若問我日子是怎樣過的,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在琢磨滿帙滿帙的書本中渡過的。當北邊庭院的夜蟲在四處鳴叫時,我卻在燈下研讀東坡的詩詞直到深夜三更。辛苦由他去,我從未怕過吃苦;年華老去又豈能奈我何呢?若果用歲序來比喻年齡,我可算已到了深秋,但我這朵秋花還非常嬌艷,還像一株充滿生機的花兒婆娑地長在籬邊。 

                

2003-11-17 於廣州暨南大學宿舍


7/20/2025

炎 夏 (怡保山城詩社七月份詩課)





 炎 夏 

(怡保山城詩社七月份詩課)


炎炎夏日火龍球,

釜甑蒸炊汗直流。

故執輕羅搖杜扇,

好消溽暑喘吳牛。


註:

(1)火龍:神話傳說口中噴火的神龍。


(2)輕羅搖杜扇:引用唐代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扑流螢”的典故(“輕羅”“杜扇”),以優雅的消暑動作反襯炎熱。杜牧原詩寫秋夜清涼,此處反用其意,更顯夏日之難熬。輕羅指扇面。 


(3)喘吳牛:語出“吳牛喘月”。中國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筆者以牛喻己,流露出自我調侃的豁達與無奈,進一步烘托暑熱之極。


        炎炎夏日像一個燃燒的火球高懸天際熾熱得像火龍噴火一樣,使人感到彷彿處在蒸籠之中被蒸炊一樣汗水直流。因此手執輕羅小扇不停搖動,好得驅散令人喘息不停的暑熱。 


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日 於怡保敲夢軒




7/17/2025

山家

 





山家

階砌迴廊綠意稠,
結廬翠嶺傍溪流。
瀑衝浪致風消夏,
葉落聲傳籟唱秋。
盞舉常招青篠酌,
山居遙眺白雲浮。
隣翁有作時邀和,
引得王孫駐足留。

註:
(1)王孫駐足留:漢代淮南王劉安門客淮南小山《招隱士》的賦作有句云:“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此句化此典反其意而用之,謂此山家是足以吸引流連的雅境,因此駐足而不思歸矣。

        台階走廊之間滿眼皆是繁茂綠意,茅廬依山傍水而築。夏日瀑布衝擊山石瀑浪激湧引風陣陣使人感到夏天的暑熱都消除了,而秋來葉落聲聲如籟猶如天籟之音傳入耳際。常常舉盞邀請青竹共酌使人有與竹林七賢共飲的感覺,山居遙眺白雲浮蕩又可引致無限遐思。隣翁有詩作時常邀唱和,引得我在山家駐足流連而不思歸矣。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於怡保敲夢軒

7/08/2025

摯友馮時能伉儷着意安排與林水檺師尊重聚於粵潮酒樓

 






摯友馮時能伉儷着意安排與林水檺師尊重聚於粵潮酒樓


未謁師尊十數秋,

今宵重聚粵潮樓。

當年有幸蒙青眼,

此際無偏盡白头。

暌別班荊謀雅席,

相逢牽線倩良儔。

幾番花信催人老,

舉盞參商喜不休。


註:

(1)班荊:指故人途中相遇、鋪荊席地共敘舊誼。


(2)參商:參宿位於西方,商宿位於東方,此兩星宿絕不會同時出現於天空。參商比喻分別而無法相見。此處反用其意,表示難得相聚卻竟然相聚。 


        沒有跟老師見面已有十多年了,今宵我們在粵潮酒樓重聚。感激當年有幸蒙老師知遇之恩,此際上天不會偏袒任何一個人大家都已白头。我們離別了很久欲謀重聚共話舊誼,有幸摯友為我們牽線安排促成此次重逢。經過幾番花開花落我們都老了,本來難得相聚的我們卻竟然相聚在一起舉杯實在令人歡喜不盡。


二零二五年七月八日 於吉隆坡旅次


6/29/2025

茶香詩韻


 趙少昂題“翦茗齋”的書齋名墨寶


翦茗齋的茶香詩韻



又尋得舊詩一首

茶香詩韻

一甌一卷意溶溶,我自忘機久斂鋒。
案畔焙煙颺偈奧,牋中詩味比醪濃。
茶宗陸羽風生腋,韻重王維月照松。
翦茗吟邊薰欲醉,逍遙尚喜未扶笻。

註: 
(1)偈奥:指佛家哲思。 

(2)風生腋:唐代詩人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句“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中描述了飲茶後,人有輕逸欲飛,如同兩腋生風的感受。

    衹要一杯茶一卷詩在手上便足以令我意趣洋溢,我早已沒有機心並收起鋒芒不與世爭。案畔茶煙裊裊如聞禪偈之幽玄,牋中的詩味比酒還要香濃。在茶道上人們多師法與仰慕陸羽而好茶飲後往往使人有輕逸欲飛之感,在詩道上大家都稱重那位曾寫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名句的王維。茶香與詩興交融薰得我陶然欲醉,我現在逍遙自在更可喜的是至今還未需要靠手杖扶行。

翦茗齋舊稿

6/27/2025

奉和許烈邦詩家《向敲夢軒軒主賀壽》佳玉

 奉和許烈邦詩家《向敲夢軒軒主賀壽》佳玉


處世音姿早斂藏,久將錐穎鎖兜囊。

但求胸臆舒兼暢,那管名聲晦抑彰?

耄耋未愁冬日短,桑榆猶覺夏天長。

心存物外思莊哲,不敢忘形趾氣揚。


註:

(1)錐穎:錐,錐子。穎,錐子的尖端。錐穎,指最尖銳鋒鋩的部分。


(2)頸聯:冬日短、夏天長:冬季日間時間短,夏天白晝時間長。此頸聯暗含李商隱《晚晴》詩 “ 人間重晚晴 ” 之句意。


(3)桑榆:古代常有日落時陽光照射在桑榆樹梢的描寫,因此借指日暮;也比喻人的晚年。


        處世的言談舉止早已收斂隱藏,長久以來經將鋒鋩鎖藏在包裹裏了。但求胸次舒適寬暢,那管名聲被埋没或是顯揚?雖然八九十歲並未擔心過生命將盡,晚年光景還感到過得猶如盛夏般熱烈充實。一心嚮往莊周不被外物誘惑和束縛的哲理,未敢得意忘形趾高氣揚。


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於怡保敲夢軒


附許烈邦詩家《向敲夢軒軒主賀壽》元玉

八五壽星鋒未藏,軒中敲夢繫吟囊。

典多首首皆稱好,言簡絲絲可表彰。

鶴算千年詩永伴,松齡不老福綿長。

低眉棄逐浮名影,東海南山意氣揚。 


6/25/2025

八五自壽 (其二)

 八五自壽


(其二)

春風嘗沐邵平瓜,

廿載西賓粉筆涯。

賺過市廛蝸角利,

曾看屋業鏡中花。

兩三知己談衷悃,

八五塵寰老歲華。 

悟世而今如梵衲,

不須披體仗袈裟。


註:

(1)邵平瓜:邵平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味鮮美,皮有五色,為人讚頌,世稱“邵平瓜”。典見《史記·蕭相國世家》。此處“邵平瓜”喻傑出的人才。


(2)梵衲:僧侣、僧徒的代稱。


        我年輕時曾春風化雨般培育了不少傑出的學子,教書育人二十載以粉筆為伴。後來投身商場圖一點微薄利潤,也曾從事房地產商業卻如鏡中花般轉眼成空。尚幸還有兩三知音可以暢談心事,八十五歲了歷過紅塵風波年齡已然老大。如今對世事沉浮總算有所覺悟因此已似出家僧人般的通透豁達,祗求內心淡泊寧靜就無需再像僧人般披上袈裟了。


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於怡保敲夢軒


6/23/2025

八五自壽 (其一)

 










八五自壽

(其一)
綹綹軒西似翠幃,
亭邊愛賞柳依依。
風懷尚覺年猶少,
耄耋由來古亦稀。
祗冀身軀如旭霽,
未愁鬢髮映殘暉。
青鞋布襪餘生過,
不再人間問是非。

註:
(1)柳依依:楊柳迎風搖曳的樣子。

(2)旭霽:清晨雨後出太陽。 

(3)青鞋布襪:指平民的服裝。舊時比喻隱士的生活。典出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軒西的一絲絲柳條如翠綠的帷幕般垂下,我愛欣賞那亭邊迎風搖曳的依依楊柳。我覺得自己的心境還像少年時一樣,活到八九十歲的年紀自古以來都很稀少。祗希望自己的身體如清晨的太陽一樣,從未擔心自己的鬢髮已像那夕陽餘暉的殘照。祗求過着悠閑自在自由灑脫的生活度過餘生,不再過問人間的世俗是非。

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於怡保敲夢軒

6/20/2025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三) 詞 《诗声雅韵响犀乡》· 寄调《浪淘沙》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三)

《诗声雅韵响犀乡》· 寄调《浪淘沙》


把盞醉寅天,曾記當年,鵝江雅集把詩聯。轉瞬時光如電閃,往事如煙。

古晉奏清弦,韶樂纏綿,愧無郢曲和尊牋。步履踉蹌難遠邁,未許陪筵。


註:

(1)寅天:凌晨三至五点的時分。


(2)韶樂:韶樂是古代雅樂的一種,相傳是舜時創作的,被孔子認為非常美好,後來就用來比喻非常美好的樂曲或詩章。


(3)郢曲:高雅的詩作。郢是楚國國都,郢地的樂曲風格優美,因此後來人們用“郢曲”來形容高雅、優美的作品。


        我們舉杯暢飲到凌晨三四點時分,當年的情景尚清楚記得,也未忘記當年在鵝江雅集一起聯詩的時光。可惜歲月如閃電般迅疾一晃而過,許多美好的往事如今早已像煙霧般消散了。


        真羨慕你們古晉雅集的詩詞美得像撫琴發出清亮的樂音一般,奏出纏綿如舜樂般優美的音韻,但我卻自愧沒能寫出高雅的詩章來奉酬你們。如今我年事已高步履歪斜不穩難以遠行赴約,未能與你們共襄雅集詩筵。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 於怡保敲夢軒翦茗齋


6/18/2025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二) 七律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二)

七律


犀鄉今夕滿襜帷,

詩社芳塵此會師。

遙想砂河操雅集,

猶如曲水泛流卮。

毛錐灑墨驚騷客,

佳玉陳珠出硯池。

卻惜蹣跚行不便,

未能參與訴襟期。



註:

(1)犀鄉:馬來西亞砂拉越擁有“犀鳥之鄉”的美譽。


(2)襜帷:車上四周的帷帳;借指車駕。


(3)芳塵:指美好的風氣、聲譽、名賢的蹤跡。


(4)砂河:指古晉。砂拉越河為流經古晋的主要河流。


(5)襟期:襟懷、志趣。


        砂拉越今夕車駕遙臨,大馬詩社名賢會集。遙想砂拉越河岸的古晋操辦雅集,彷似當日蘭亭的曲水流觴。灑墨寫出的都足以震驚在座騷客,硯池瀋墨定必珠玉紛陳。卻惜步履蹣跚行動不便,我未能參與雅集盛會跟大家共訴襟期。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 於怡保敲夢軒翦茗齋


6/16/2025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一) 序

 賦賀詩潮吟社於砂拉越古晉舉辦詩總乙巳中秋全国诗人雅集


(一)


        節屆中秋,年逢乙巳。人間萬戶團圓,天上一蟾皓燦。大馬芳塵,襜帷穿梭古晉。貓城碩彥,班荊夾道犀鄉。應雅集而遙臨,款騷朋其遠至。四美今宵兼具,二難當席齊並。朗月臨窗,光輝滿席。中宵聯句,興徹九天。若蘭亭浮曲水,彷金谷罰吟杯。詩懷湧湧,傾陸機之詞海。酒味醇醇,醉劉伶之瓦砵。盡遣雅懷,遄飛逸興。詞吟一闋,追李白之遺風。墨灑片縑,勝張旭之狂草。夜色雖闌,詩興尚盛。獨惜步履蹣跚,難陪筵席。又慚毛錐拙陋,忝賦賀牋。尚期諸君筆健,更祝群彥體安。臨風懷想,不盡依依!


註:

(1)芳塵:指美好的風氣、聲譽、名賢的蹤跡。


(2)襜帷:車上四周的帷帳;借指車駕。


(3)貓城、犀鄉:貓城,指古晉(Kuching)。Kuching,在馬來語指“貓”。犀鄉,馬來西亞砂拉越擁有“犀鳥之鄉”的美譽。


(4)班荊夾道:班,佈置。荊,楚地出產的木材。班荊,把荊條鋪在地上。相傳伍舉和聲子在鄭國野外相遇,把荊條鋪在地上,一起坐下吃東西,並談回楚國的事。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形容朋友在途中相遇,互敘舊情。


(5)四美、二難:四美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二難指賢主、嘉賓。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四美具,二難並”。


(6)蘭亭浮曲水:晉代王羲之邀集友人在浙江會稽山的蘭亭舉行修禊雅集。當時文人墨客坐於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浮杯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


(7)金谷罰吟杯:此典原意是講晉代石崇於金谷園宴請賓客,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的故事。


(8)陸機之詞海:典出“陸海潘江”,以江海之浩瀚比喻晉朝文學家潘岳和陸機才華橫溢。南朝·梁·鍾嶸《詩品》:“余常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9)劉伶:晉人,竹林七賢之一,以縱酒放誕而聞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妻囑彼戒酒,伶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


(10)張旭:唐朝書法家,工於狂草,有“草聖”之稱。杜甫在《八仙歌》中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時值中秋佳節,恰逢乙巳之年。人間千家萬戶共慶團圓,天上掛着一輪皎潔燦爛的明月。大馬詩壇名賢,車駕穿梭古晉。古晉的碩彥,夾道相迎來訪的詩人。詩人們因應雅集遠道而來,賢主熱情款待遠至的騷朋。今宵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兼具,賢主、嘉賓當席並排在一起。明月當窗,皎潔如銀;光輝照耀席間,清輝滿室。夜半聯句,詩興高昂直衝霄漢。這情境彷彿蘭亭修禊之日,曲水流觴;又如金谷園宴,詩興未至則罰酒三斗。眾人詩懷湧動,如陸機詞海傾瀉而出;杯中美酒濃郁芳醇,令人醉得如劉伶般豪放不羈。詩思如飛,意興如馳;吟出一闋佳詞,不遜李白之風骨;揮毫落墨片帛之上,勝似張旭狂草飛舞。夜色雖闌,詩興尚盛。獨惜我步履蹣跚行動不便,無法親臨現場陪伴諸君的詩筵酒席。又慚愧自己詩筆拙陋,忝賦賀牋。尚期諸君筆健,更祝群彥體安。我在此臨風對大家遐思悠悠地懷想,升起一種難以割捨的依戀之情!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五日 於怡保敲夢軒翦茗齋


6/14/2025

复诗记

 复诗记


       我生性疏懒,往往由于疏忽及懒散没有及时把自己写好的诗存档,这辈子因此而失去的诗作不下千百首。


        记得前几年(2021年),看到周子善兄在FB上,重贴他发表于2014年12月8日的帖子:“徐子持庆以电邮传来其《读杨兄〈风雨之后有彩霞〉后,仅咏五首述怀》,读罢兴起,依韵奉和,工拙弗计也”。


        周子善贴文所指我写于七年前的五首述怀原诗经已佚失,遍寻未获原稿,于是问周可存有我的五首原诗?倘有,请他再传给我。周说他也找不到了。


        当时我想,上述五首述怀诗我是为杨白杨(杨文波)兄而咏的,于是便向远居澳洲的杨兄查询。经杨兄几番劳心劳力后,终于为我寻回此佚失的五首述怀原诗。 


        当年我写此五首述怀诗是因为看到杨白杨兄在他的墙上贴了这段文字:


        “《风雨之后有彩霞》今天傍晚突然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我没有惊慌,欣喜刚加了泥的草地将更美了。晚餐过后,我走上露台,啊哈,天空真美! 风雨何所惧?风雨之后有彩霞。我这样想。(杨白杨。2014年12月5日)”


        看了杨兄的贴文后,我随手就写了五首述怀诗:


        《读杨兄〈风雨之后有彩霞〉后,谨赋五首述怀》: 

其一

郊原四处响惊雷,撼向群鸦沆瀣堆。衹见满楼风束势,滂沱山雨待时催。

其二

缀枝招展转头空,欹簟三更纸透风。一枕梦回花寞寞,霖铃摇落满江红。

其三

愁绝桃花半树空,绛云瘦却怨罡风。挑灯恳尽檐前滴,莫令宵霖扫落红。

其四

寒云黯黯湧长空,石燕银蛇舞夕风。淅沥今宵愁里听,明朝何奈悼残红。

其五

如油细细灑春空,轻降无声託晚风。未待簾前相叩问,明朝奼紫衬嫣红。

2014年12月5日


        失诗复得,仅以《复诗记》志之。


6/12/2025

寻诗记 (律诗)

 寻诗记 (律诗)  


平生怠惰性难移,牋稿从来未贮持。

梨枣一朝雕作版,刻刊四处去寻诗。

情书丛裏翻前信,友辈囊中讨旧词。

苦苦搜求超百阕,终成敲梦首胎儿。


註:

(1)梨枣:旧时雕版印刷的书版,因为书板通常用梨木和枣木来雕刻,所以用梨枣来代指书版或印刷书籍。


        我平生怠惰的品性难移,写好的牋稿从来未好好贮藏起来。现在一下子要印刷诗辑,因此刊印前我得四处去寻找从前写过的诗。在情书丛裏翻阅从前的信,在友辈的诗囊中讨取自己旧时写过的诗词。苦苦搜求超过百首,《敲梦轩诗稿》首辑终于面世了。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日 於怡保敲夢軒


6/11/2025

寻诗记

 寻诗记


        我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敲梦轩诗稿·第一辑》序文中写有下面两段文字:


        “前年,郑少如画家及张英杰词长,屡嘱余搜集前成诗稿,以作出版纪念。惜乎年代湮远,又屡搬迁,能搜得的诗作僅十之一二而已。


        今年(一九九七年),怡保山城诗社主办《全球汉诗第六届研讨大会》。此国际性之会议,需款甚巨。余忝为社长及大会主席,遂与挚友兼诗社顾问郑少如画家商讨筹款之策。郑兄古道热肠,一口应允举行其个人义展,以承担大会之全部开销经费。唯郑兄订下一苛刻条件,要余必于大会举行前出版一册诗集,义展筹款之议才得首肯举行。” 


        我生性疏懒,由于这种性格,前此一直以来都沒有把自己写过的诗保存及整理下来。现在一旦要我印刷詩集,叫我去哪里找诗作来出版呢?


       幸好我与內子恋爱时,因分处两地,婚前给她写过很多情书,当时信中写有不少诗词。于是翻箱倒箧,从情书丛中找回了不少昔日的诗作。


        再者,在一九九七年前的廿多年来岁月里,我与张英杰词长的已故尊翁仙如居士常常在霹雳洞吟诗唱和,当时诗稿记得都由仙如居士收藏着。于是 便拜讬英杰兄替我在其尊翁的藏稿处,为我找出我前时写过的诗,以应出版之需。幸好英杰兄不负所讬,替我找到了不少当时写过的诗词。这样加上自己手上的一些存诗,合起来便有百余首,于是《敲梦轩诗稿·第一辑》便得以出版了。


        这样的寻诗趣事,仅以《寻诗记》志之。


6/09/2025

與鄭少如道兄於敲夢軒品茗論詩














與鄭少如道兄於敲夢軒品茗論詩

        此詩約寫於1990年代,時少如每早(約有一年的時間)必蒞敲夢軒,與我在軒西竹旁池畔品茗及談詩論畫。今於故紙堆中重睹此詩,獨惜斯人已杳,不盡愴懷。


是非拋卻嚴灘隱,
名利於今兩不存。
細煮綠茶斟往事,
漫翻黃卷探辭源。
客來似月常當戶,
笋茁如花也綴園。 
吟罷影搖池畔竹,
一簾風沁小茅軒。

6/07/2025

隔代寻诗记趣

 隔代寻诗记趣


        因为要把藏书捐出去,整理书籍时,我从书橱的纸堆丛裏“意外”翻出了下面一诗:


        《次陈晴山前辈咏李香兰韵》       

        艺坛善舞又能歌,疯靡当时一玉珂。

        卿本佳人潜作谍,是非谁断此娇娥。


        陈晴山先生的《咏李香兰》原诗却没有附录在我的和诗後面,其内容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了。


        我已忘了什麽时候写了此诗,当时又是在什麽情况之下会写这首和诗的。


        记得我在怡保育才中学念初中时(1956至1958年),有一位王光国老师知道我喜欢写古诗,叫我课後去霹雳福建公会跟他们一起谈诗,也就是这个时候认识了陈晴山先生。这首和诗可能就是在那时候写的。


        为了要知道陈晴山先生的原诗《咏李香兰》是怎样写的?又写于哪一年?晴山先生又是何时辞世的?我於是WhatsApp给陈晴山先生现居美国的公子陈敏华老弟去追根尋底。


        获敏华老弟赐告,他尊翁晴山先生是在1960年辞世的。晴山先生的原诗《咏李香兰》如下:


        多时不听卖糖歌,铁锁瑯珰响佩珂。

        几许时人齐下泪,伤心似独一星娥。


        至于晴山先生的原诗《咏李香兰》写作时间敏华弟台亦不甚了了,据他推测,该诗很可能写于1946年之間,因为李香蘭在1946年2月離開上海回日本。而我的和诗应当是写於1956年至1960年之间晴山先生离世前的那几年。


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於怡保敲梦轩


6/05/2025

暗香盈袖

 暗香盈袖


殘葉修裁剪共持,

也曾並席琢新詩。

風翻衣袂驚霜蝶,

心悟浮名看落枝。

素楮排開閒弄筆,

閨詞賦就復描眉。

暗香盈袖同朝暮,

三徑棲身懶競馳。

 

註:

(1)楮:落葉喬木,葉似桑,樹皮是製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是紙的代稱。


(2)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共同拿起花剪修裁園中的殘葉,也曾一起琢磨鋪陳新詩。我們修剪花枝時風翻衣袖驚起了園中的粉蝶,看到修剪的殘枝就會使我倆心中徹悟浮名彷似落枝。白紙排好就開始弄筆,用這枝筆來為妳寫詩也用它來替妳畫眉。在溢滿衣袖的淡淡花香氛圍中與妳一起共度晨昏,隱居在此不再與人爭逐奔馳。


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日 於怡保敲夢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