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018

翦茗斋诗话






翦茗斋诗话

【德州寄简】 :徐持庆
南洋商报副刊·商余·文学
2017—12—29


近体诗是一个严守格律的文种,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曾有人提出,只依平仄及韵脚、弃用传统语汇及典故、纯用白话语汇来写近体诗,使之易于明了及创作。此无异因咽废食。个人认为不如将自己所写的诗于诗后附上注解及语译,则格律诗将能易于推广与普及。

笔者《次韵奉和林怀龙词长〈十律快诗涯读后〉》—诗:“三夕登高鬧碧原,狷狂攬轡一時喧。雖輸踏雪唐朝孟,愛效題襟漢上溫。賞瀑似臨桃葉渡,舉杯疑到杏花村。浪吟豈計工還拙,帚敝何妨作自存。”写偕同诗友到金马仑联吟,那句“赏瀑似临桃叶渡”是说“看到瀑布的一潭流水,就仿似身临桃叶渡口迎接两位新加坡诗人到来”。此句除了指一潭瀑水仿似一处渡口外,更借桃叶渡之典隐寓“迎接”新加坡来的两位诗友,但原诗没有任何一句提及新加坡诗友,读者又如何能领会到桃叶渡三字会有隐寓“迎接”之意?因此作者就必需在诗后下一注解:

“桃叶渡:南京古代著名的乘船渡口,相传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在此‘迎接’其爱妾桃叶而得名。此句有隐含‘迎接新加坡两位诗人’之寓味(当日联吟者有两位来自新加坡的诗人李庭辉及黄松龄)。”

若无此注,就算资深的诗人也绝难明其句意而想到桃叶渡三字竟然含有“迎接”之寓味,此亦是把典实化而用之之妙也。

笔者另一诗《山西太原王家大院》的颈联:“朱门自有椽千舍,贫士曾无瓦片栖”。一般照字面解释是“大户人家有很多第宅,贫士却无片瓦可供栖息”。把上句的“舍”字解作“第宅”(名词),把下句的“栖”字解作“栖息”(动词)。如此一来,上下句的对仗词性不同就犯律了。因此笔者为了使读者明了此联是合规格的,就作了下列注解: 

“舍,此处作动词,指居住。椽千舍,有千间屋供居住。”

经此一注,正确的语译就成了“大户人家有很多第宅供居住,贫士却无片瓦可以栖息”。如此“舍”与“栖”就因同词性而成对仗。倘无注解,读者就会误解此联而误判作者犯律了。

我不惮其烦作上述举例,是希望大家在创作较深晦的近体诗时务必加上注解及语译,以达到推广与普及格律诗的效用。


    (按:〈翦茗斋〉为徐持庆书斋名)


沒有留言: